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曲线救赵 > 卷一 世界焦点新东方 004章 ‘弥赛亚’初遭庙堂攻戡

随着宦者令一声“请诸大臣入见”,本来并不宽阔的正堂大门,硬是分成了两拨人分列入室,左侧的可以看出,最起码是公子嘉之父悼襄王同辈的先王诸公子,个个气宇轩昂,天生具备贵族气质的骄横与端庄显露无疑——若非如此,这些公子情愿不来代地彻底降秦,只是现在却是看不出是祖辈孝成王还是曾祖惠文王的遗留子嗣,但可以确定在赵国这种宗法血缘浓重不革的传统宗族型国家,这些不甚闻名后世的宗室子弟应当都出自庶生,或在公孙辈也未可知;那右手边,明显年龄更大,目光深沉中带有狡黠——唯独这类外姓氏族才可能同强盛的公族大臣竞争要职、骈列朝堂之上。最后进门者正是肥氏外戚,而肥忠?人却不见踪影。赵从简细想之下,才知道自己不慎,那没落已久的外戚不仅地位大失,且肥忠应当只是陪伴肥食其而来,若非私下召见,连侥幸面见公子嘉的资格都没有......赵从简牙齿打个冷颤,看来还是自己失算了,缪丰年未必不愿其入内,更可怕的是缪本人,现在也还有心无力,不能‘弄权’迎合自己的意图。老子早晚要建个战国版东厂!现在王权也太容易遭遇攻击了!

仔细一数,共计一十二人就席。

好吉利的数字,从古至今在各大宗教中都有所出现的名数,想起这十二人各自代表自家宗族,自己好比耶稣一般的人物,还早生两个世纪!没错,魂穿成公子嘉的自己,未来就是赵遗民的弥赛亚,而无神迹出现之前,赵从简还不能公开宣发这一观念~

“请诸大臣依次序进言!”宦者令走到赵从简身边,淡定地开启话匣,而从简也感受到其中杀意:右列必有当朝重臣,只是受制于郭开一党专权,地位不显;左列为尊,但宗室中明显缺乏资历深厚的要员。在评价标准并不明确的情况下,两拨人立马能再次吵起来!好一个缪丰年,赵从简暗自惊叹到,有内廷任职经历的人果然心机深重。

“啊!叔父,我前晌梦到代王在向我索命!”赵从简主动望向左列,但目光游离,并不确定在谁身上。一来可以确认他们之间的彼此身份区别;二来默认宗室在危难之时享受更尊贵的地位,满足其荣誉感;最后,自然是检验宗室智识的机会,务实地以宗族与外臣各自基本实力、预构将来的权力格局。

而回望向公子嘉又面面相觑,宗室们并不知这是什么密事梗概,而拥有历史积累的赵从简瞬间自感能吊打堂下诸公,把握住议事进程暗中的主动权。

席尾的那名国字脸的年轻宗室子弟试探性回答到:“可是武灵王的废太子章?”席首的宗室瞬间面露不满,明显对刚刚新生的权力秩序被打破后的不满,连忙拉回一招:“公子章经历虽然可悲,然并未正式称代王!是主父乱政之弊,”随即目光坚定地与公子嘉对话:“想必那位代王应当是被我大赵灭国的末代代王,不知其人犹有它话曾提?”

好尖利的一张嘴,只字不提对自己地位的称呼,反而影射公子嘉之父悼襄王废立王后与太子之事,便宜了自己那同父异母的嫡弟迁,真不知在嘲讽还是示好。看来在对实际权力的争夺上,宗室丝毫不马虎!吃瘪的赵从简淡然的摇头并瞥向右列首席的外姓大臣。

对方心领神会,立即直腰跪姿抢言:“臣虞博言诚以为,这正是之前代郡地动原因,当时致我赵国实力损伤,抗秦乏力,以使沦丧逃亡!全在昔日赵简子以金斗计袭杀代王,令其含恨而死。如今既被迫逃亡至此,阴魂犹然作祟,请立祠设祀礼于城中,安抚其人!”

赵从简听到简子一事,心内惊悚,顿时厌恶自己所想出的计谋,恐怕真的会招来鬼魂。不过自己可是相对坚定的唯物主义信徒,现代人还会害怕那么多有心人玩的小把戏?于是直接认可其说法,这下,左右两列总算安稳了,自己那救星也该提上议程了:

“代守可在?”

“太子!”左席中人截过话题——终于有宗室正式承认自己的地位了!“昔日先王昏庸,废您而以娼妇之子迁继承王位,如今邯郸沦丧,赵王生死未卜,请您就继新王,以国家存亡为念,切勿推辞!”言罢,众人目光彼此交接,陆续响起并不统一的劝进呼声。

赵从简并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不肯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如果这一‘本该如此的劝进’,将话题岔开,表面上是得,实际上自己终究会被架空。倘若众人恶斗,自己的下场就会走向既定结局!

我要做胜天半子之人,岂能容忍含混其词?

一时慌乱而愤慨的赵从简猛然直腰,双手重重拍案道:“郡守不臣拒会!还做什么无土之王!”

中堂里的其余十三名与会成员,都被未来新君的气场惊呆了,谁也不曾想到,这位原本用来装点门面的虚君幼主,竟能有如此的见识气魄!

感到被打乱各自计划扩张为主、成为掌握权柄者的计划,现在要被变成真正的团结一致大力复国,众人且惊且喜,虽然私心被阻断,但有明君在位,那么不必要的内卷内耗也能随之减少,不少小动作就能大方作罢了。

但宗室们此时并不作声,齐刷刷看向首先抢答的虞博言,他们理所当然地逼迫对方承揽下议事之前不当密谋的罪责,外姓大臣在面对公族时的卑微一览无余。

此时虞博言侧旁的大臣见赵从简颇有英主潜质,主动揽下烫手山芋,将尴尬平均分散给在场的所有大臣:“君上有所不知!自我等奔来代地,旅途中多有议论代地官吏忠诚与否,一致以为,若不以尊卑明示其众,使有骄色,自以为东主,暗结强秦,我等败亡必至!今日本欲议论重建朝廷秩序,自然未邀代地官吏。请君上切勿动怒伤肝忧神!”言毕,虽然未提及本人姓名,但也算得上机智过人,赵从简与虞博言都很满意。

“观卿有纵横捭阖之才,既然代守缺席,请亲往详说,为我召本郡守、尉、丞三职官同来。”右次席应声快步踮着脚离去。赵从简环视四周,继续阐述其道理:“如今天日隐晦,乾坤颠倒,主客实在不甚分明,列位复国之心,焉知外臣无救国之忠?既来代,是以深信民风淳朴可用,切勿轻慢代人。”

一番固持己见的论述下来,众臣亦觉有些道理,但平白增加三名分桃之人总是不爽。若是和平时期移都中山等地,难道也要让当地官吏参与朝廷议事吗?虽然顷刻间推翻数日疾行中的讨论共识,但刚才的言语间新王的地位已然被确立起来,也不好再予以拿捏。憋不住的宗室此时又想为臣僚集体出头,找补回一些场面,方便日后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左列次席白发多生的宗室起身,试探着问询道:“臣子虔斗胆一问,若后其生乱,该如何处置?”

赵从简嗅出对方欲埋伏笔,于是坚定不移地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武灵王攻略中山、林胡、娄烦与匈奴前坚定着胡服以便征伐,难道考虑过塞北之地的民众,即便得到也不堪驱使的事情吗?”强行答完这一日后可能的送命题,他的手心也沁满冷汗,再有诘难,自己用大道理必然应付不住,看来对大场面,自己还是掉以轻心了。屋中都是阅历丰厚的士大夫,自己不该以现代人骄傲凌驾其精神文明之上!

这帮能从国都沦陷时期逃走的大臣,赵从简思量自己无论如何也是‘喂不饱’的,现在应该将他们的尖牙利爪移往外域方向才对!不然待这帮宗室激进分子彻底撕破脸,暴露出狼子野心,局面将极其不利于团结。

于是,众人忽然在沉默中听到这样一则牵动人心的话题:“与其讨论代人、代官与代吏的顺逆,不知有谁能为社稷安定林胡、楼烦民众的自立之心?”

这一新的议题,源自赵从简清楚地记得,《史记》所载代郡被攻破后,西面的雁门、云中、九原三郡并无任何接纳逃出代王国权贵继续抵抗的记录——三郡不及代郡一地之力供养抗秦大业?竟然无法承载接下来新的抵抗吗?而赵从简也需要通过这种问询,确定那里的真实情形究竟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