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游戏 > 往事百语① > 老二哲学

往事百语① 老二哲学

作者:周远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9:47 来源:笔趣岛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中,我排行老二;出家以后,在师兄弟三人里,我又处于仲位,可以说我与“老二”很有缘分,而我也很喜欢当老二。因为老二可以拣老大的衣服鞋袜穿,虽然已经不新,但也不算太旧;老二不懂的事,可以“萧规曹随”,跟着老大的方法去做,尽管不一定十分正确,但也不会相差太远。总之,我优游在“老二”的天地里,自得其乐,最重要的是,我安于做好“老二”的本分,在承上启下当中得到无限的满足。

在同学里面,我最敬佩的就是智勇法师。他不但辩才敏捷,文笔流畅,而且富干道义,精通武艺。基于一份景仰之心,我待他有如兄长,甘于追随左右,任其差遣,凡接受一点衣食供养,我便转赠给他,宁可自己受冻挨饿。对于他所交代的一切事情,我看得比自己还来得重要,一定想法子妥善完成。虽然我们年龄相仿,但是《论语》中所说的弟子之道——有事,服其劳;有食,先生馔——我可以说通通都做到了。

一九四七年,时局动荡,人心涣散,再加上佛教衰颓,无补时弊,因此我四处筹款,出资兴办《怒涛月刊》,宣扬兴教救国之道,并且推举智勇法师担任社长,而我自愿做副社长,为他效劳奔忙。由于大家配合自然,理想一致,社务蒸蒸日上,获得许多好评。记得蒋梦麟先生曾说:“做事时,困难不成问题,危险不成问题,所患者,无伟大之精神矣!”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是凭着“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的精神,得以创立民国。我与同道们虽然仅具微滴之力,但是以坚强的正念为动能,汇入江海,终于一泻千里,形成**“怒涛”,在教界产生激浊扬清的效应。

在旧僧势力澎湃激扬的当时,位居全国首善之区的南京名刹华藏寺荫云和尚竟然邀请我们前往接管,大家一致公推智勇法师做住持,而我理所当然地又在他手下担任监院,为他做种种策划。在彼此配合无间之下,大家众志成城,拼死抵挡旧势力的种种压迫,将寺务渐渐带入正轨。

一九四九年,我渡海来台。初时三餐不继,生活极为落魄,但还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找个真正志在兴教利民的寺院,长期奉献,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间,承蒙一些同道看得起,想将道场寺院交给我管理,然自忖出家学佛,不是为了做住持而来,若不能改变当地佛教崇尚愚昧的现状,何忍坐享十方供养?例如台中佛教会馆、新竹青草湖灵隐寺、苗栗法云寺等,我都因此婉拒,宁愿一面从事苦役,一面阅藏撰文,以一管秃笔,将正信佛法介绍给大家。

一九五二年,我听说没有人肯去偏远的宜兰弘法,觉得这才是一份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于是放弃在都会发展的机会,自愿独往这风雨饱润的山城。在那里,不是老大,也不是老二,只是无名苦役,每天搬蒲团,搬桌椅,让不同程度的人了解佛法,更努力接引青年佛子,教导他们中文写作,阅读佛经。每次到各地乡镇弘法以前,我总是将台词写好让他们背熟,而他们也都能不负所望,在台上表现得可圈可点。慈庄、慈惠、慈容、慈嘉……乃至目前在教育界的郑石岩、林清志等,数十年来弘法不断,都是在那时种下了菩提幼苗,如今他们不但自己花果满树,同时也在各地撒播种子。慧定法师的朝元寺、如学法师在世的师子会等,我都曾用心为他们作幕僚策划。我觉得只要有机会为众谋福,不必计较你我,甚至在幕后默默工作也很好,重要的是,大家是否有一份为教为众的共识。

一九五四年起,我曾经参与高雄佛教堂的筹建工作十年之久;落成后,我推举月基老和尚任住持,自愿在他底下担任监院。当时一心只想从旁辅佐,让寺务健全起来,使更多南部人士均沾法益,所以不计劳苦,南北两地奔波。无奈内部人事复杂,大家都争着要做“老大”,因而争执频起,我观察分析,自觉势不可为,所以告辞离去。但月基法师建设栖霞精舍,他任住持,我仍做老二,直至他圆寂。之后我不但不去做老大,连老二都放弃。

在苍茫的暮色中,我徒步走到高雄车站,回忆十年间,眼看着矮屋高楼平地起落,沧海桑田变化无穷,深深感到世事的兴衰看似无常,其实还是有一些常规可循——如果自身有不败之资,即使是外患交乘,也能继绝存亡,否则,尽管是因缘殊胜,终将步入穷途。无论是富国也好,兴教也罢,都和“人”的思想正确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从根本“树人”着手,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基于当时在北部法缘益广,应酬日多,无法专心办道兴学,所以几经考虑,决定告别繁华的台北,转往南部偏僻乡间办学招生,授以正统的丛林教育。那时外省僧侣住在北部,都是神通广大,住在南部的人,好像矮了半截,只有以“老二”自居。但佛光山的毕业生数以千计,目前都在各地弘法利生。回顾位居市区要津的台北佛教界,甚至高雄佛教堂,三十年来却是纷扰不断,至今有寺无人住持,当年的信徒也都四散他方,只有徒增兴叹。

我不仅热心僧伽教育,也积极从事社会教育。一九六四年,我与南亭、悟一两位法师共同发起筹建智光商工学校,并推举南亭法师为董事长,感谢他几次推让后,终于答应就任。可惜当年的君子之风,却没有泽及后人,目前的主事者竟然处心积虑地欲将我这个创校董事除名于外,抚今追昔,对于今人否定前人努力的心态,连“老二”也要除之而后快,安能妄想老大?

由于顾虑到贫苦的山区民众就医不便,一九八三年,我们首创“云水医院”,每天用车子将医护人员载往偏远的乡间,为贫苦的山民诊疗,而且为病患洗澡擦药,整理居家环境,做尽“孝子贤孙”的工作。因为做的都是卑微的“老二”事情,后来,慈容、慧龙、依融、绍觉、永胜等,陆续当选为台湾好人好事代表。

当佛光山渐渐在国际崭露头角之际,有鉴于**人十分排斥出家人,所以只得把“佛香精舍”设在九龙的一栋公寓里,默默接引信徒,等到在红磡体育馆举办了几次大型讲座以后,时机成熟,我们才又成立“佛香讲堂”,广施法雨。最近,**最大佛教道场之一的“东莲觉苑”也聘请佛光山慈惠法师前去住持管理。这一切的风云际会,岂是偶然得来?所谓“自助,然后人助之。”古德说:“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想要成就任何一件事,就得效法秋圃老农,躬身耕耘,培植善因好缘,才能有丰硕的收获。

所以,当我听到有人称赞我创下了许多“佛教第一”时,心里真是惭愧极了。匮乏如我,只不过是努力做一个“跑腿”的“老二”,将各种人、事、物结合在一起罢了。无论是建寺安僧,还是弘法度众,都是众人因缘成熟,感应道交所致。因此我常说:“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往后这份福报能否延续下去,还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要光看到高高在上的“老大”,那些无名的“老二”才更伟大!

佛法说万法相互缘起,故法法平等,每一法都可以是“老大”,也可以都是“老二”,但看你以什么角度去观察。红花如果没有四周的绿叶围绕,怎能显得娇媚动人?主角假使没有诸多配角的陪衬,也表现不出他的重要性来。所以绿叶、配角其实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做个“老大”,能够领导群伦,固然很好;做个“老二”,去成就别人,也很伟大。历史上,项羽打天下,结果竟是刘邦得天下;陈友谅先自立称雄,南征北讨,后来却是朱元璋统一大局,坐上王位。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当初,我自号“星云”,只想自我勉励做星云团里的一颗小星星,以一己微弱的光芒和其他星光互相辉映,光照寰宇。如今佛光遍照五大洲,当年的心愿已逐渐成就,印证了发心行道自能聚合善缘,其果报是不可思议的。最怕的是自己说食数宝,不肯耐烦吃苦,连一点亮光都吝于付出,你不愿做“老二”,谁服气你做“老大”呢?

五指中的拇指,由于生得肥矮,所以能成其大用,试想吃饭、写字,哪一样不用到它?高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天地无私,故能覆载万物;真如无相,故能遍于一切处。凡此种种,证明古德所说:“无欲则刚,自胜则强。”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展现成功的人生,必得先从“老二”做起,不强出头,随缘随分。如果能在服务奉献当中成就他人,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我,那么不管现在或将来是否能当上别人的“老大”,至少你已经做了自己的主人。

(一九九五年七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