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游戏 > 往事百语① > 重新估定价值

往事百语① 重新估定价值

作者:周远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9:47 来源:笔趣岛

胡适博士在美国留学时的老师——大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我们要重新估定价值。”这句话对于我思想的开拓有着很大的影响,使我在面对佛教、人生,乃至于社会的种种问题时,都能从各方面予以评估定位,从而也促进了自己日后佛教事业的发展。

如今回想自己之所以能够很快地接受“重新估定价值”这句话的含义,并且善巧地应用在日常生活里,是因为我有幸进入佛门,发现所见所闻竟然都与红尘世俗的观念大相径庭,令我耳目为之一新。佛法里苦、空、无常、无我的真谛,使我觉悟世间的虚妄假相,“重新估定”人生的“价值”,因而发心向道。

所以,当世人以前进显达为荣耀,以拥有越多的名利为幸福,以追求感官刺激为快乐,以自我为中心来待人接物时,我却想在谦逊忍让中养深积厚,在无求无得中享有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在泯除对待中得到无边的法喜禅悦,在牺牲奉献中融和人我,自觉获益更多。

虽然我习干“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众为我”的理念,但是我不因循旧例,墨守成规,我也不滞于顽空,谈玄说妙,我更不会人云亦云,惑于众议。我时时刻刻都在考量过去的传统,观察现实的环境,思维佛教的前途,“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调整向前迈进的脚步。

太虚大师对佛教提出的兴学理念——“教产革命,教制革命,教理革命”,成为我最早心仪的复兴佛教之不二法门。

二十三岁那年来到台湾以后,目睹惶惶人心飘泊无依,正信佛法隐而不彰,便考虑要循序渐进地改革教界弘法方式,使佛教通俗化、大众化、文艺化、生活化,期能扩大利生的层面与深度。于是,我将以往口头相传的梵呗歌赞一一整理,谱曲填词。我把过去一再翻印的经典加注新式标点,予以白话解释。我用黑板、白板、幻灯片、投影机作为辅助弘法的道具,让听众易于明白经义。我以梵音、佛舞、钟鼓、献供串场,加强大座讲经的**效果。这就是我“重新估定价值”的成效。

自出家以来,至今已历五十五载,其中最令我感慨的,是一些佛门人士在实践教义的时候,以辞害意,断章取义。例如把佛教说的五欲,解释为“地狱五条根”,又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其实古人所云,主要是在提醒大家不要耽溺沉沦其中,可是古往今来一些佛教人士却矫枉过正,什么都排拒不要,穿着崇尚破烂,捐款不留姓名,饮食刻意粗劣,乃至主张不吃不睡,以此为开悟要门。有些人在讲经弘法时,指夫妻为冤家,说儿女是讨债鬼、金钱是毒蛇、人间为秽土、娑婆如牢狱、三界如火宅,使得一些原本有心学佛的人听了以后,退避三舍,踯躅不前。

所谓:“求名当求天下名,计利当计天下利。”我觉得只要有利众生者,净财是多多益善,善名应广为远播,色相的**有其必要。而菩提道长,食物的营养正可以滋补色身,睡眠的休息也是为了要走更长远的路途。虽说情爱如绳索,能束缚身心,又如苦海,能令人倾覆灭顶,但是如果大家能运用慈悲智慧,将儿女私情、手足之谊升华为道情法爱,则菩提眷属正可以在修行路上互相提携,岂不美哉!

胜鬘王后、鹿母夫人奉行大乘佛道,除了相夫教子之外,教儿童,建道场,也做了许多佛化事业;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兴设讲堂精舍,礼请佛陀说法,度众无数;维摩居士辩才无碍,是佛教著名的护法大士,尽管他有妻子儿女、田园舍宅,但并不妨碍他的修行弘法,虽然他经营商业,赚取俗利,却以无量资财摄诸贫民;经典里描述观世音菩萨披璎戴路,法相**,二六时中恒以自己的名号,寻声救苦,普济天下有情,得到世人无限的尊敬;佛陀的相好光明,净土的富丽堂皇,又令多少众生慕道得度;大珠慧海禅师以“饥则食,困则眠”为用功之道,不但无损于他的行仪,反而令后人更加确信修行只在日常生活之中。

因此,我兴设美轮美奂的殿堂楼阁、花树庭园,接引信徒香客、十方大众;我建立优雅舒适的朝山会馆、檀信大楼,提供素斋妙味、休憩处所;我用种种方便,宣扬佛教;我殚精竭虑,弘传真理;凡有活动,我邀请夫妻连袂出席;举行法会,我鼓励全家一齐参加;从育幼院的孤儿到救济院的老人,从佛光诊所到云水医院,从托儿所到万寿园,从技艺训练到禅净共修,我为解除生老病死之苦,而兴办各种慈善事业。我觉得人间未必是秽土,净土也不一定是死后才能往生。只要有心,我们在现世也可以建设一方净土,让有志之士都能在这里长养身心,同享法乐。

《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又说:布施四句偈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功德还要多。我们发心度众,并不是光用物质来施舍,最重要者,还是必须从文化教育着手,使广大的众生都能达到心灵的解脱。所以,其他寺院道场喜欢兴建佛殿,我却积极建设讲堂、禅堂、会议室、图书馆、视听中心……其他道场在慈善、经忏上大力用心,我却宁可默默无闻地发行杂志刊物,出版三藏经典,兴办佛教学院,培养弘法人才。

虽然所有这些为弘法利生而兴建的设施,可谓所费不赀,但是我并不因此而特别青睐出手阔绰的财主富豪,反而乐于接受市井小民的微薄捐款,甚至我一向主张“储财于信徒”,拒收信徒们超过经济能力的奉献。一张百万元支票的布施与千人的百元布施,看来似乎价值相等,但是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小额的布施能够源源不断,生生不已,不但持续长久,而且可以广结善缘,使大家都有种植福田的机会。

马祖道一禅师创设丛林,以安禅僧;百丈怀海禅师订立清规,巩固僧团。由是宗门益盛,转化无穷,组织与制度对于佛教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只可惜后世佛子不懂得以现代的观点赋予崭新的生命,使得祖师大德的美意创举徒然付诸历史文字,而束之高阁,诚为可叹!

一九六七年,我辟建佛光山,即着手规划组织,订立制度,在当时没有受到重视。多年以后,岛内外的佛教团体、专家学者,却纷纷来山从事研究。后来因为常住人众越来越多,法务也越来越繁,时代更是越来越新,我自知其中需要改进之处仍有许多。还好心平、慈庄、慈惠、慈容、心定等弟子们都能秉持着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注意环境的变迁,经常检讨修订既有的章程计划,使得佛光山永远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一九九二年,我成立国际佛光会,将在家信徒团结起来,共同为佛教的发展而努力奋斗。我不但办理各种研习营,训练他们各种能力,而且设立奖评制度,鼓励他们讲经说法。这种空前的创举,当然也在教界里引起了争议,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使得千百年来僧伽所掌握的教权释放无余,将会造成不测之乱。但是我却认为,过去佛教主要靠出家人来弘扬发展,固然有其时代的背景因素,然而时至今日,佛教已经传播到全球五大洲,仅凭少数出家人的努力显然不足。再说随着教育的普及,在家众中,才学丰富者也不在少数,大家何不敞开心胸,彼此尊重,相互融和,在一个教主佛陀的感召之下统一起来,在一个人间佛教的信仰之下动员起来?

我不但对于佛教的一切“重新估定价值”,对于其他宗教,乃至民间信仰,我也抱持同等态度。三十年前,云林县妈祖宫想加入佛教会,遭到拒绝,我曾挺身而出,为其说项未成,至今深感遗憾。早年一些神道教团体,用轿子抬着神明,来佛光山礼佛,大雄宝殿的殿主面有难色。我得知后,也谆谆开导徒众:人类都可以拜佛,神明为什么不行呢?在佛世时,天龙八部都是三宝的虔诚弟子、佛教的护法神明,只是这些历史随着时光的流转,久已被人忽略,我觉得现在佛教理应为这些民间信仰定位安身。所以,当吉隆坡的一间天后宫邀我前往主持供佛斋天法会时,我欣然赴约,后来,当地的神道寺庙都与佛教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前云林县佛教会理事长郭庆文先生邀我为妈祖填词写歌时,我也欢喜应允,如今郭先生虽已逝世,多年来我却一直在心中酝酿,未曾稍忘。

虽说生存是众生的权利,但是也不可以一概而论,滥行慈悲。例如放生,本来是一桩美事,然而却往往被商人利用作为赚钱的工具,把飞禽走兽捕了又放,放了又捕,徒然使这些野生动物的身心受尽伤害。尤有甚者,放生的时空不对,也常常影响到生态的发展,乃至祸及人类。多年以前,曾有信徒前来佛光山,将一袋乌龟倒在放生池里,未几,将鱼儿全都咬死。过去,大雄宝殿后面是草地果园,也曾有香客半夜把毒蛇带往放生,危及大众生命安全。还有一些游人来山放生鸟雀,因为翅膀还没长硬,求生技能未臻成熟,一放出笼外,立刻遭到弱肉强食的命运,见之令人心悲!看来对于生权的维护,大家应该“重新估定价值”,最好是能慎之于始,以真正爱生、护生、尊重生命的态度来代替放生的表相行为。

随着时移世迁,过去的一些观念已被“重新估定价值”。例如,过去女子无才便是德,如今女强人却比比皆是;以往女子嫁人讲求门当户对,现在却注重对方的幽默情趣;过去父母重视子女的物质生活,如今也开始强调思想的启迪;以往学校注重升学率的高低,现在也着手关怀生活上的教育。

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有待商榷的现象,都值得我们深思考量,“重新估定价值”。例如,只要孩子不要爹的未婚妈妈、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下被送出国的小留学生、青年男女一窝蜂“跟着感觉走”的时代潮流等等,如果我们继续任由发展,甚或全盘接受,恐将形成社会的乱源。

经云:“法无定法。”又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必须跟着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在思想上有所更新,在行为上与时俱进,然而我们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不会被眩目的浪花吞噬淹没,尤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是进是退,是行是止,更要依靠自己的智慧拣择判断,所以无论什么,都要“重新估定价值”!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