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七十二节 刘汲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七十二节 刘汲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于是吴革从正面,呼延庚从南面,一起进攻金兵东面的锁城联营。为了在完颜斡离不回来之前解决掉东面的联营,呼延庚动用了新武器。只见用投石机将金兵都压制到大营中去以后,宋军先是在营墙下刨出坑来,一队队的宋军搬运棺材,放到这些坑里。只听见一连串震天动地的巨响,金兵的营墙飞上了天,吴革和呼延庚各两万人冲近金营。

东面离粘罕的青城大营最远,留守的兵力也最少,大半天时间,金兵东面的联营就被完全摧毁。

粘罕赶紧向斡里不告急。呼延庚想办法劝说折彦质,尽快解决北面的金兵联营,但折彦质是个滑头,他绝不肯担起违旨出击的责任。二月四日的下午,呼延庚又私下里去找姚友仲,让姚友仲以都虞侯的身份,指挥神武北军出击。

姚友仲想了想,说道:“神武北军没有折大帅的军令,是不会出击的。”看到呼延庚苦恼的样子,又补充说:“不若我等让开道路,由龙捷军来攻打北面的金贼。”

呼延庚有些疑惑,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神武北军是折彦质主导,但姚友仲带了一些姚家的老底子,没有折彦质的命令,姚友仲就只能指挥自家的老底子上阵,姚友仲舍不得。也难怪姚友仲,姚古的熙河军在隆德以北被打得全军覆没,姚平仲劫寨也是全军覆没。名列西军晚期四大将门的姚家所剩下的骨干,就剩下姚友仲身边的一千来号人了,这是姚友仲甚至姚家安身立命的根本,难怪他舍不得。

呼延庚与吴革合兵,再找姚友仲借了部分兵力,进攻北面的金营,但北面是斡里不的刘家寺大营所在,守军颇为雄厚,呼延庚等人没有打下来。

靖康二年二月八日晚间,斡里不带着大部分金兵返回,宋军错过了摧毁北面联营的机会。

但他回来,也没功夫再把东,南两面的联营再立起来,于是局面变成和金兵第一次南下时有些类似,金兵在汴京城外集结重兵,但并没有把汴梁四面围死。但这一次在西面金兵攻入了城内,这就是宋军的局面不如上一次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攻破金营后,与营中的缴获文书核实,金兵两部在分出守潼关的五万人后,总计不过十五万人,与宋朝守军人数差不多。

第二天,秦时亲浑身带血,孤身一人从南面入城,他顾不得自己的伤势,立刻就向呼延庚禀报:“刘汲力战殉国。”呼延庚找来宝器和尚,给秦时亲包扎了伤口,询问了详细的情况。

原来,完颜斡离不带着八万金兵与刘汲部接战,刘汲部背城结寨,完颜斡离不一时打不下来,只好又从汴梁联营中再调去七万人,以十五万金兵攻打刘汲部。

刘汲所部大部分是新招募的民壮,难以抵挡金兵巨大的攻势,三万余人向南溃逃,刘汲终于支撑不住,带领一万余人退入颍昌城。

秦时亲建议刘汲:“不若向南暂退,向高总管请了援兵再战。”

刘汲道:“这是弃城啊。我要让敌人知道有不怕死的文臣,敢于死战在此,使金虏明白宋人不会尽降!但是尔等俱死无益。尔等择机撤退吧。”

刘汲召集城内诸将,包括韩滔,彭玘,对他们说:“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

众人都道:“愿共赴国难。”

刘汲命令:“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有两千人留下,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回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军汉都回去安顿家里人,到午时的时候全都返回了。下午,金兵开始攻城,众人皆死战。韩滔、彭玘、秦时亲等人最终突围,韩滔彭玘去与宣赞汇合,秦时亲只身返回汴梁报信。刘汲在官衙自尽。

五万援兵,就这么没了。呼延庚心中慨叹,若是在得知刘汲到来的第一时间,汴梁就抓紧行动,和刘汲内外配合,也许就能减小损失,并且获得更大的战果。

赵桓的战和不定,把大家的鲜血都浪费了,包括太原,整整将敌人拖住了十个月,但这十个月,朝廷几乎什么准备都没做。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