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七十一节 和机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七十一节 和机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正月二十八日,有一彪人马风驰电掣从南面而来。沿途的金军出队阻击,当不得他们一阵扑杀,槍挑箭射,金军纷纷败散,不敢追击。这彪人马疾如飞风般冲到南面的营垒跟前,高声喊话,说是南道总管张叔夜请来的援军。

王禀让他们解了兵器,上城来,又叫呼延庚、刘子羽来与他们相见。

为首的一条大汉,满口的淮音:“咱们是京东西路徐州的秦时亲,来援途中遇到了南路的五万援军,便一同来了,刘都统制派咱们先冲到城里来,给皇上报信。”

呼延庚详细询问,援兵来自东,南两路。南路援兵本是去年张叔夜就召集了十余万援兵,但被朝廷下旨遣散,后来张叔夜父子只带了一万五千人进京。但张叔夜被任命为枢密后,又给自己的副手高公纯下令,让他将十万人再召集起来。

高公纯依令而行,经过两个月,终于召集了五万人和一些粮草,便遣京西路转运副使刘汲统帅这些军队前来勤王,勤王军前进到陈州,发现陈州已经被金兵占领,之后转移到颍昌,与当地守将韩滔彭玘汇合。

秦时亲则是京东西路徐州附近的豪强,看到官府的英雄帖,便自行招募了百十个豪杰少年去投军,但东道总管高胜非虚应故事,并没有认真准备援军,秦时亲只是从高胜非处领了一个名义和一些兵器,就自己向汴梁出发。他带着一百来号人,一路躲开金兵的大队,专门袭击金兵征粮的队伍和落单的金兵,一路磕磕碰碰到了颍昌,只剩下二十来人。被刘汲收编。

他们从昨天晚晌开始,一天一夜中,疾驰了近百里路。从今晨开始,五六个时辰中间没有吃过一点东西。他们每个人都被厚厚的灰尘罩了起来,各色战袍和发壳的铁甲都蒙上了灰尘。连刚溅上不久的血迹也被一层层新的灰尘遮盖了。他们浑身上下,连人带马,都是灰的。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是发旺的,只要扑去这层灰尘,就露出辉煌的脸和发光、发亮的眼晴。终于强冲过金兵沿路的堵截,到了汴梁。

呼延庚和他一起清点人马,二十个战士,一个不少,二十匹战马,一匹不伤,不由得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

秦时亲取出一个蜡丸,要交给张叔夜。张叔夜看后,也沒什么机密内容,无非是南道的援军已经到了,听候朝廷的指示。

众人都在心里默算,张叔夜一共任命了四道总管求援,江南道总管胡直儒已经被俘,潼关被金兵封闭,西道的援军很难到来,东道总管朱胜非在磨叽,看来真正作数的援军,就只有刘汲这五万人了。

很快,援军到来的消息传遍全城,汴梁无论军民,都感觉如释重负,金兵第一次围城的时候,也就是援军到了,金兵啃不动汴梁,不得不拿了十万两黄金之后撤军。现在援军又到,汴梁之围看来可以解除了。

王时雍,王孝迪,王宗濋等人也集中起来,劝说赵桓抓住大好机会议和。“援军已到,金人震恐,可仿效去年成例,推金议和。”

赵桓道:“朕已送越王郓王为人质,当金人表示诚意了。”

金营之中,也在商议如何应对宋朝的援兵。完颜斡里不道:“宋国兵将,大部在太原左近为我大金所灭,剩下的都在这汴梁城中,新到的援军是个文官统军,如何堪战。反过来想,我等在汴梁城下,已经两月,粮草不续,须得想办法迫和才是。”

刘彦宗道:“宋国胆敢不降,无非是仰赖援军大集,将吾大金迫走,吾等不若以雷霆之势,将宋国援军击破,断了宋朝君臣的念想。”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