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圣天子 > 第七十三章 着书立说为教化 (下)

圣天子 第七十三章 着书立说为教化 (下)

作者:九霄问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8: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段世辰读完这两本书后,脸上因为亢奋已经变得红彤彤的,乍一看就跟个猴屁股一般。

“国公大人,这两本书……”他的话音已经变得颤抖不已,然而他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不错,这两本书,《三字经》、《百家姓》是我所著,将这些常用的汉字编成字歌,这样能够让不识字的人学习时更加容易入门,最终振兴我儒门,教化天下。”

周文博毫不犹豫的厚着脸皮将这两本中华史上的启蒙读物归为了自己的创作。

“瑾瑜当真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啊!想必是孔圣人见中华大地上下狼烟不绝,武人跋扈,点化瑾瑜来振兴我儒门啊!之前看到瑾瑜所著《听松轩集》,世人皆传瑾瑜乃是李杜再生,如今又得此教化百姓的神器,当真是可以比肩孔孟二圣的功德啊!”

段世辰越说越疯狂,简直就可以比肩最虔诚的狂信徒了。

周文博一看这位已经快要无药可救了,连忙再取出了一本书。

“《数经》?”段世辰翻开了这本所谓的数经,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书中的一堆鬼画符震撼到了。

这本自然是周文博将前世所学的基础数学中的代数部分给抛了出来,目前还只写了九九乘法表和四则运算,这不过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罢了。

“这些符号是为了运算方便,宇宙之大,日用之繁,士农工商,无处不用数算,若是能学通此书,就能通数算之道。”

周文博拿出这本《数经》也是经过了仔细考量的,虽然直接拿出了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的符号会让人第一步学习有些困难,但是若是再造一套汉字符号完全起不到简化的作用,对于运算的速度和难易程度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周文博还是决定先推出来这本书,其实在目前这种忙的不可开交的时间抽空写这三本书并不是为了什么著书立说,教化苍生,而是为了教育手下的士兵和军官。

在这个时代,除了极少数将门世家高官显贵,比如周文渊周文博兄弟这种,虽然是军人,武将,但也是读书识字的,其他不要说士兵,就是军官阶层也基本就是个大字不识的老粗。

比如说在原本的正史上当上了皇帝的李嗣源,是沙陀族出身,不通汉字,当了皇帝以后全靠身边的太监来诵读奏章并抄写。

然而事实上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还是会决定一个人将来的成就,尤其是周文博试图在将来建立一个秩序和稳定的政权。

野蛮和愚昧的政权可能在最初的时候更具有战斗力,然而他更依赖领导人的能力和见识,并且并不可能长久。

就是所谓的有能力打天下,没能力坐天下。

比如蒙元,当它崛起之时,向西一路打到了多瑙河,被中世纪的欧洲人惊恐的称为“黄祸”,向东先后灭了金、宋这一对纠缠了多年的冤家,最终建立了黄种人有史以来的最大帝国。

然而元帝国的统治仅仅不到百年之后,就被一个贫民出身的朱元璋打得节节败退,追亡逐北,最终整个民族的脊梁都被彻底打断了,以至于蒙族再也没有崛起过。

同是所谓的蛮夷,满清就比蒙元更加狡猾和成功,在成功借着明末的农民起义的机会杀进中原并且一统天下后,满清自动选择了融入进汉民族的文化,这样才有了二百七十五年的国祚。

有得也有失,原本战力惊人的八旗子弟最终却成了只会遛鸟饮茶,抽大烟的“铁杆庄稼”,这也是所谓的文明政权的弊端。

从古今中外的所有史书中,周文博得到了一条经验,他试图建立起来一个有文化,有能力的军事集团,这样不但能够在征战年代十分具有战斗力,而且会在成功建立起新政权后成为周文博用来和文官集团抗衡的一支力量。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李世民。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朝末年的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无论在李唐建立的过程中还是之后,这些军事贵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外,打遍天下无敌手,无论是突厥、吐蕃、高丽还是西域诸国,在唐初全数臣服,李世民最终也被尊称为“天可汗”。

对内,李世民修建凌烟阁,命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武将数量比文臣数量还多,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数在李唐建国之后还有机会执掌兵权,并且除了侯君集基本都善终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