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90章 陕西新政 (第二更)

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90章 陕西新政 (第二更)

作者:蓝盔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陕西境内多山,有着全国最为丰富的石灰岩,这是制造石灰和水泥的原材料。

朱由检考虑延绥是匪患最为严重的地区,生产破坏特别严重,便决定在延绥建立两座水泥厂,安置当地的百姓男丁。

同时,朱由检又调集当地的工匠,在奋武营士兵的指导下,勘测两纵一横水泥路线。他要将陕西建成近代化的省份,打造大明的省级样板。

这两纵一横的水泥路,可以将陕西大部分连接起来。

第一条纵线,从延绥出发,向南经过延安府、同州,直达陕西首府西安,简称延西道;第二条纵线,从宁夏镇(今银川)开始,经过灵州(今吴忠)、固原、平凉,最后到达凤翔府(今宝鸡),简称宁凤道;横线就短多了,从潼关开始,向西经过西安,直达凤翔府,简称潼凤道。

这三条水泥大道,尽量采用直线,减少距离,先将州府连接起来。

潼凤道是为了加强陕西和京师的联系,便于调集军队和物资;延西道和宁凤道是为了加强陕西内部的联系,便于省内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可以说,潼凤道是陕西的军事生命线,延西道和宁凤道是陕西的民生生命线。

本来朱由检还打算将纵向道路向南延伸到汉中,但中间隔着秦岭,工程太大,朱由检只好暂时放弃了。

新任陕西布政使孙传庭终于到达西安。

早在朱由检收复渭南、同州的时候,吏部就任命了孙传庭。在后世的历史上,孙传庭曾经担任陕西的巡抚,全权总督陕西军政。但刚正不阿的他,治政是一把好手,对军事却不甚内行,最后被农民军所杀,山西的局面在他死后最终变得不可收拾。

“殿下,恭喜呀,不出三月,平定陕西二十万匪患。”孙传庭拜倒在地,这不仅因为朱由检是信王,更是对朱由检临危受命、气吞山河的崇敬。

“孙大人快起,”朱由检虚扶了一把,“孙大人,陕西匪患虽然平了,但陕西现在太过贫瘠,治理陕西,就靠孙大人了。”孙传庭军事上不是那块料,那就用他的治政能力,历史上的孙传庭,治政还是一把好手。

“殿下,听说你暂时不会回京,看来,咱们要共同在陕西的大火上烤上一把。”孙传庭对陕西的情况还是了解的,二十多万匪兵,席卷了大半个陕西,现在的陕西,除了黄土,恐怕就剩下黄河了。

朱由检将朝会上治理陕西的思路,以及现在自己所做的打算,和孙传庭做了交流。

“殿下,运储备粮到陕西,可以解决今年百姓的粮食问题,但是陕西现在要全面恢复生产,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况且,山西大旱不除,明年的粮食依然勘忧啊。”孙传庭没有被朱由检描绘的美好未来所吸引,他更担心现实的问题。

孙传庭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陕西已经连续三年大旱,庄稼几乎无收,就是再种下去,明年也不一定有收成,谁知道明年会不会大旱。

孙传庭不知道的是,这是地球进入小冰川期,气候变冷,降水南移,导致北方连续大旱。没有雨水,加上寒冷,庄稼当然没有收成。

但来自后世的朱由检略知一二。

寒冷和干旱,导致大明北方的农业大幅减产,这对人口数量众多、严重依赖农业的大明,简直是催命符。

幸好朱由检来自后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