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融合电脑,我能操纵亿万太空战舰 > 第十四章 产业升级

第(1/3)页

有了发电厂、钢铁厂和金属处理厂,陈岳距离最终的目标,机器人组装厂,终于没有了阻碍。

机器人组装厂的最主要生产工具其实仍旧是机器人,只不过是定制化的机器人。它们不需要移动,只需要固定的呆在一个地方,执行固定的零件组装工序即可。

陈岳原本想着造一条流水线出来,但权衡现实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流水线倒是勉强能造,但……哪儿来那么多零件啊?

现在所有的零件都得定制化,根本没有专门的工厂。造流水线根本没意义。最终还是得将零件一股脑儿的运过来,然后组装机器人就像做手工活儿的老大娘一般,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去安装。

这种机器人对于智能化的要求程度很高。毕竟这些几人得自己判断零件的位置,以及此刻的组装进程,制定几乎每一台都无法标准化的组装流程,等等等等。

这种智能程度的机器人,陈岳敢说哪怕最先进的地球组装厂都造不出来。但在这里却丝毫没有关系。

陈岳直接操纵组装机器人去工作就是了。反正他可以一心千万用,此刻又有太多的算力在空置。

最终,机器人组装厂耗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

承载了陈岳厚望的机器人组装厂同样没有厂房,同样是露天的。

它的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台子,长和宽分别为十米和八米。这样一个高达八十平米的大台子上面,安装了几十个固定式多臂机器人。在多臂机器人旁边,则摆放着一堆一堆的零件。

一台机器人需要约一万多个零件,种类总计超过三百种。于是每一种零件便在操作台上堆了一堆,总计堆了三百多堆。

多臂机器人那长长的手臂便在不同的零件堆上移动着,从这堆里取一点零件,从另一堆里取点零件,组合起来,一台机器人便慢慢的成型了。

机器人组装厂的产能发挥到极限的话,约莫是平均每天制造十台机器人。但此刻限于原料供应不足,平均每天只能生产四台。

现在便是第一台机器人下线的时刻。

经过诸多机械臂组装完成之后,内置芯片被顺利激活,下一刻,它便通过无线电与陈岳取得了联系。

来自陈岳的命令滚滚而入,精确调控着、感知着机器人体内的每一个传感器,每一个控制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