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盐贩狂飙:野性崛起,皇帝慌了! > 46、《三国演义》未出世

第(1/3)页

诸事都吩咐完毕,伏湶就带着韩齐、步临湘和陈堂邑三人,彻底离开码头周围,走进了楚州城。

王大牛领了命令,就往回去找送他们来楚州的渔家,传递伏湶的消息去了。

伏湶也不怕王大牛走失,他和王大牛都是河下古镇人,自小就在楚州城长大,两人约定好晚上就在沈密设宴定下的湖嘴楼汇合,就行了。

楚州城里,繁华依旧。

毕竟是后世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沿路酒家路摊不少,吃喝很多。

勾栏瓦舍之间,说书唱曲之音不绝。

看着如此繁华热闹的楚州城,伏湶不由得好奇那大宋最繁华热闹的汴京开封城,又是怎样的?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所行之处,伏湶听到说书人说的最多的内容,便是《三国志》了。

可以说,这是大宋当下说书界最火爆的流量。

当然,现在用《三国志》说书,其实也只能吸收那些不识字,文化水平低的普通百姓而已。

对于稍微识字,有点儿文化的人来说,他们自己随便翻翻《三国志》就能知道全篇故事了,也就懒得去听别人给他介绍《三国志》了。

虽然宋代的文学在后世中国历史上,靠着宋词,处于一个新的鼎盛时期,但宋代的文人却是在志怪小说的创作上没什么文采,这就导致宋代的说书,多是以古论今的内容,没有什么独创性。

在这种背景下,宋代民间便兴起艺文。

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就是后世所说的“白话小说”。

而宋代的小说,多来自于杂剧中的“说话”。

说话者,是宋代的一种说书艺术,内容多为古今惊听之事。

这种说书艺术,开始于唐代,繁盛于宋代。

“说话”分为四家,分别是:小说,说经说参请,说史,合生。

其中,小说分为三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