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社交的方圆艺术 > 第四章 成竹在胸之社交策略技巧

社交的方圆艺术 第四章 成竹在胸之社交策略技巧

作者:孙郡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0:3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社交是磨练人的战场,聪明的人总能打胜这场仗,因为他们懂得巧用社交的策略和技巧。他们知道怎样选择交际时机,懂得怎样处理特殊情况,他们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种种优势与人交往,结果在社交场上无往不利、处处逢源。当然,没有谁的社交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历练来提高,只要你用心揣摩,你也一定能掌握其中的奥妙。

1.爱“屋”还要及“乌”

【社交魔方】

黑狗莫利最讨厌老鼠,无论什么时候看到老鼠就要去抓,不过有一只老鼠它是绝对不会去碰的,那就是小主人养的那只灰鼠,虽然它非常讨厌,每次都朝莫利做鬼脸。“我说莫利,我真佩服你的好脾气,要是我,早就把它咬死了!”隔壁的黄狗几次这样嘲弄莫利,莫利没吭声,它心里明白着呢:“我要是咬死了它,主人能放过我?”

古人说“爱屋及乌”,这就是在告诉你,捧一个重要人物时,也别忽视了他周围的人物,不管那些人的地位有多低,你也都要照顾好,不然就会吃大亏。

举个例子来说,一些人对所养的宠物百般呵护,即使不是良种也依旧视为至宝。对待宠物就像在疼爱子女,满怀耐心与爱心地为它们洗澡,带它们出外溜达,这种情感不是外人能体会的。

所以,只要你明了这点,便会懂得在高捧他人时,对象绝非仅仅是一个人。即使你心中暗想“它只不过是一条狗”,也不可对主人宠爱的家犬敷衍,尤其拜访上司的府舍时,更务必牢记与上司饲养的动物打声招呼,否则会产生你意想不到的惨痛后果。

有一位剧团里的丑角演员,他曾经因为不了解这点的重要性而犯了极大的错误。

他老师的家中,饲养了一只可爱又娇小的京叭,不知为何缘故,每当他到老师府舍拜访时,这只京叭狗总是怀着恶意对他狂吠。因此他对这条狗产生反感。就在某次老师家中无人时,他将这只狗带至郊外,一面指着狗怒骂“你这只可恶的长毛东西”,一面对其拳打脚踢,把平日所积压的不快一股脑儿地全发泄出来。

演员背后的辛酸总是不为人知,也许是因为平日在幕后受到太多的压抑,才会把宠物狗当作出气筒。

那只狗自从殴打事件后,对他更是怀有敌意,尔后每当他一来造访,总是狂吠不停,直至他离去为止。

对狗深爱有加的师母,直觉得事态不对,便询问他:“你对我家的小狗做了些什么事?”他心中暗想“它只不过是一条狗”,也就一五一十坦白地述说原委。不消说,他倒大霉了。等到他明了“虽然它只是一条狗,却是一只有来头的狗”时,事态已经无可挽回。

昔日赞叹他有才干、懂进退的老师和师母,自从发生了这件虐待动物的事件后,便把他冠上“伪善君子”的名号,对他的印象也大为扭转。

看完了这个例子,你就该明白“高捧他人”的活动对象,绝非仅限他本人,对其周围的人物均不可漠视,才能使目标更易达成。

以业务员来说,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必须得到客户公司女职员(服务台小姐或秘书小姐)的好评,才可能进一步地获得期望的目标。至于想拥有这些女孩的好感并不困难,你不妨对她们说些切身之事,如“你的发型变了!”或“你今天不舒服吗?怎么看起来无精打采?”之类令人听完之后感到颇为温馨的言语,倘若有机会,最好还能在适当的时机送份小礼物,做真诚实意的交流。

这种思虑周密、费神用心的态度,就是你受众人欢迎的一大秘诀。当然,你必须知道适可而止,否则会让她们产生“对自己有特殊好感”的误会。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有的女性一视同仁,绝不可仅限于某些人。

在交际中,千万不要犯“打狗不看主人”的错误,你应该随时提醒自己这一点,爱屋及乌,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也是万万忽视不得的。

2.别忘了给人留面子

【社交魔方】

“渴望被肯定”——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的人,便可以将别人掌握在掌中。对他人的长处彬彬有礼地承认,对他人的错误可以同情地原谅。

——卡耐基

每个人都爱面子,一些人甚至把面子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一旦伤了人家的面子,可能就会给自己留下无穷后患,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保全别人的面子。

经过几个世纪的对敌之后,1922年,土耳其决心把希腊人逐出自己的领土。穆斯塔法·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不停地进攻,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展开了,土耳其最终获胜。

当希腊的迪利科皮斯和迪欧尼斯两位将军前往凯墨尔的总部投降时,土耳其士兵对他们大声辱骂。但凯墨尔却丝毫没有显示出胜利的骄气。他握住他们的手,说:“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

凯墨尔即使在全面胜利的兴奋中,为了长远利益,仍然牢记着这条重要的信条——让别人保住面子。

古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常常无情地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抹杀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别人——下属或者孩子,找差错,挑毛病,甚至进行粗暴的威胁,却很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考虑别人的自任何情况下,都要让对方下得了台阶尊心。

罗宾森教授曾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他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人人都有自尊心,不但大人物有,小人物也一样,甚至更强烈。当一无所有时,自尊心便是需要固守的最后领地。没有人愿意别人漠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有时,人们为了维护自尊,甚至会坚持错误,不可理喻。

有一次,张女士花不低的价钱买了一件衬衫,回家试穿一下,感觉很不舒服,大概是布料的原因。没过几天,一位朋友来看她,看见了她的衣服,大呼:“你上当了,这种料子穿到身上发板、发硬,特别不舒服,而且还容易退色,送给我都不愿穿,你还花那么高的价钱买它。”

张女士吃亏了吗?是的。可是,她的话虽然在理,张女士听起来却特别刺耳,似乎在贬低张女士的智力。张女士莫名其妙地开始为自己的面子辩护了:“虽然有点硬,不过穿到身上挺有形的,我还是比较满意……”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张女士。她称赞张女士身上的衬衫很漂亮,还问张女士在哪里买的,说也要买一件。这时,张女士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说实话,这衣服挺贵的,而且穿在身上不舒服,有点板,有点硬,而且还退色,我正后悔不该买它呢!”这时,张女士甚至为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起来。

可见,如果对方处理得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里,结果就适得其反了。

保全别人的面子,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一条宽广之路。面对别人的过失或窘境,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如果我们当面驳斥一个人,他会同意我们的观点吗?绝对不会!因为我们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同意我们的观点,还要进行反击。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常常以一种“坚持真理”的姿态去焚烧别人的自尊心,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处处碰壁,人生的旅途就很容易拐进死胡同。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对待别人、尊重别人,才是“真理”。除此之外,只有冲突和调和,没有真理。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在文字上或语言上持过分肯定的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看来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使我提出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打人不打脸,说人不说短”,如果你能记着给人留面子,那你脚下的路一定会更好走,你的人缘也会越来越好。

3.敬酒、罚酒都要备好

【社交魔方】

一只兔子觅食时碰到了两只猎狗,兔子吓得转身就要逃。猎狗甲拦住它:“别忙!兔子老弟,哥哥今天没心情逗你,做哥哥的求你帮个忙!”“什……什么?”兔子直打颤。“看到那片瓜地了吗?我们兄弟今天想尝尝鲜,就拜托老弟你帮我们弄俩瓜来吧!”“这可不行!”兔子连忙拒绝,“被人发现我就没命了!”“是吗?那我们兄弟总要吃点东西啊!”猎狗甲朝猎狗乙一使眼色就把兔子围了起来,两只猎狗都朝兔子龇着牙,结果兔子乖乖地帮它们偷瓜去了!

交际策略一般都是软的,比如“遇事好商量”、“遇事让人三分”……等等,这都是社交中人们常用的态度和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时候软的手段都灵验,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话听不进,恶话倒可让他清醒。这样,强硬的态度与手段就成为必要。

到江州渔船上抢鱼的李逵,全无道理,好话听不进,硬是碰到浪里白条张顺,把他诱进水里,水上的硬功夫,把一个铁汉子黑旋风淹得死去活来,他才不敢冒失了,也才真正领教了逞强的苦头。浪里白条张顺,也是软的办法用尽才来硬的。并且用计把李逵引到水上,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样,张顺才可以发挥自己的硬功夫。

就客观情况而言,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软与硬的两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所偏,自己便要吃亏。也就是一个人如果太软,则易给人弱者的印象,觉得你好欺负,于是经常受到别人行为、言语、态度的戏弄与不恭。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因为不可能指望人们修养都那么好,公正无欺的待人,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的人们总多少有点欺软怕硬的毛病。因此交际中不可一味的软。

当然,与人交际,也不可太强,一味不转弯的强硬。一个人太强硬,必然使人觉得他头上长角、浑身长刺,别人对他的态度是:“人狠不逢,酒酽了不喝。”换句话说就是,你太狠我不惹你,惹你不起还躲不起!这是一般时候的态度。到节骨眼上,别人忍无可忍,墙倒众人推,如张顺和众多渔夫对付李逵,李逵的恶运就难逃了。那时的李逵在水里淹得死去活来,要不是宋江来得及时,再拖延几口气的工夫,只怕李逵就要被张顺丢到江中喂鱼了。

所以,为了生活平安、办事顺利,初入社会的人,或者过分软弱、过分单纯的人,务必要了解软硬两手的效用,心理上有点软硬两手交替着用的谋略与随机应变。

淡如到新单位才一个多月,她却觉得特别累、特别烦,让她产生这种感觉的就是公司里的四十多岁的财务主管“卢姐”。卢姐是老总的小姨子,在公司里特有地位,也不知淡如哪儿得罪她了,反正她对淡如一直就看不顺眼,看到淡如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还常在背后说淡如的坏话。对于这些事淡如都忍了下来,她觉得自己是个新员工,得罪不起人家,其实她也曾想过要改善自己同卢姐的关系,可每次自己的善意都打了水漂——人家根本就不理睬,淡如也就不想再讨没趣了。

这天财务室通知淡如去领出差报销费用,淡如接过钱一看,只有六百四,还少了四百多块钱,就拿着钱去找卢姐。卢姐冷着脸说:“发票上就这些,你还想要多少?”说完把淡如的出差发票摔了过来。淡如一查发现少了一张住宿发票,可卢姐却狡猾地说:“你给我的就这些,谁知道你把发票弄到哪儿去了!”淡如明白了,这一定是卢姐搞的鬼,她忍住一口气,平静地说:“发票交上去的时候,我是编了号的,我用铅笔在发票背面标好了,当时同事小王、小赵都在场,但现在发票却少了第四张,我要去找老总,如果老总也说责任在我,那我就认倒霉!”卢姐这下傻了眼,嘴唇哆嗦着却不知要说什么,淡如趁机又说:“卢姐,其实我也不想把小事弄大了,闹到老总那儿对谁都不好,我想会不会是会计把发票弄丢了,事儿这么多,您也不可能都照顾到了,要不您再找找!”卢姐连忙点头。下午的时候,卢姐亲自把钱送给淡如,而且以后再也没找过淡如的麻烦。

淡如实在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虽然是初入社会,但却完全掌握了软硬兼施的谋略,结果大获成功。如果当时她和“卢姐”大吵一架的话,估计也能把钱要回来,甚至让“卢姐”挨批,但她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不好过。当然她也可以把这口气忍下去,不过以后她就会遇到更多这样的事,谁让她是“软柿子”呢!社会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淡如这样的事,这时候你就要学习学习淡如的策略,把罚酒、敬酒一起端上桌,让对方自己选择,这样一来恐怕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

“罚酒”与“敬酒”作为一种谋略,或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无论何种场合都不可偏废,如果你能一边体现友善、通情达理,一边显示尊严和力量,那你就一定会在交际中大获成功。

4.退一步天宽地阔

【社交魔方】

无论遇到什么事,命运终将被忍耐所战胜。

——维吉尔

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社交学中的一条黄金定律。让人一步不为低,尤其是在你有理的情况下。

美国有位总统马辛利,因为用人问题,遭到一些人的强烈反对。在一次国会会议上,有位议员当面粗野地讥骂他。他闭口不言,没有发作。等对方骂完了,他才用温和的口吻道:“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力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详细解释给你听……”他的这种让人姿态,使那位议员羞红了脸,矛盾立即缓和下来。试想,如果马辛利得理不让人,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占理的优势,咄咄逼人进行反击的话,那对方决不会服气的。由此可见,当双方处于尖锐对抗状态时,得理者的忍让态度,能使对立的敌对情绪“降温”。

下面介绍一些适时退让的方法,请诸位切记常常使用:

(1)给彼此搭个下台阶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特别固执己见,十分容易为些小事情同别人争论,而且火药味浓烈。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应当有饶人的雅量,他可以一面解释一面折衷调和,最好使用不带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语言形式,以避免冲突的扩大。有一位先生,一次上岳父家吃饭,进餐时翁婿两人聊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问题。这位先生认为:公路的进度一再推迟,是有关方面的一个严重错误;而岳父则不同意,认为公路本来就不该兴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渐趋激烈。后来那位泰山大人把问题扯到“年轻人自私心重,没有环保意识”上面,显然是在批评女婿。女婿怕再争论下去伤和气,便开始缓和下来,他婉转地说:“可能我们的看法永远也不会合辙,可是,那没有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对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这也是未可知的事。”女婿的一席话,不仅给自己搭了台阶,也给争论双方打了圆场。避免了双方争论不休,矛盾扩大,影响感情。试想,如果女婿感情用事地与岳父争下去,结果会如何呢?很可能惹火老岳父被臭骂一顿。

(2)用解释来熄灭怒火

不少时候,人和人之间相互发火,是因为互不了解、有失沟通造成的。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切不可因对方的错怪而以怒制怒。最好的方式是多加解释,想法沟通或者道歉、劝慰,与对方达成谅解或共识。一所医院里,病人挤满了候诊室。一个病人排在队伍中,将手上的报纸都看完了也没有挪动一步,于是他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值班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是这样的,医生去开刀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了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你的耐心等候。”患者排大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那个值班员身上,但是面对病人的错怪,他却沉住气采取以退让的方式一面解释、一面劝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添油的回答好多了。

(3)以柔克刚制蛮横

面对蛮横无理者,得理者若只用以恶制恶的方式,常常会大上其当。这时候,平息风波的较好方式莫过于得理者勇敢地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以自责的方式对抗恶人恶语,以柔克刚。有一个商场营业员,遇一个中年男子来退一只电磁炉。那电磁炉已经用得半新半旧了,他却粗声粗气地说:“我用了一个多月就坏了,这是什么鸟货?你再给我换一只!”营业员耐心解释,他却大吼大嚷,并满口脏话说什么“我来了你就得给退,光卖不退算个鸟”!营业员虽然占理,但为了不使争吵继续下去,便温和地对他说:“这种电磁炉已经用一段时间了,又没有质量问题,按规定是不能退的。可是你执意要退,那就干脆卖给我好了。”就在她掏钱的时候,那个粗暴的男顾客脸红了,他终于停止了争吵,悄然离去。显然,营业员的宽容与退让的方式起了良好作用。因为它反衬出对方的无理和品质低劣,售货员的以退求进有效地制止了事态的扩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