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父亲的江 > 五 北伐壮歌

父亲的江 五 北伐壮歌

作者:付汉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4:4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有一天,表姐德玲没去上学,看见芷秀洗衣服,过来给她帮忙。

“别,你不要!”芷秀有些慌乱。

德玲比天武大一岁,虽是小姐,心却善得很,看芷秀慌乱,她笑笑说:“表妹,咱们是自家人啊,客气什么呢?”说着挽起袖子,帮芷秀把打过肥皂的衣服拿到井台边,用清水洗净。这一切被姨妈看见了。

晚饭后,姨妈把德玲叫去,问她白天的事情,德玲说:“芷秀不是我妹妹吗?帮帮忙有什么不可以?”

姨妈说:“你的注意力要放在学问上。你爹送你们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光耀家庭。你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不要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精力!”

德玲看妈这样说,就不好反驳了,心里是不认同的。从这次谈话之后,她虽然不好直接帮芷秀做什么了,但是告诫两个弟弟,一定不能过多的给芷秀添麻烦。

德玲是个有个性的女孩子。她读的女子中学,教师都是读过洋书的年轻男子,新思想很多,有意无意的,就把这些思想传递给了学生。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深入这些女孩子的心。当然,作为女孩子,对年轻男教师的崇仰也是不可忽视的。

有一个姓肖的青年教师,就是德玲心里的偶像。

肖老师中等身材,白净面孔,聪慧的大眼睛,讲课是低沉的男中音,顿挫抑扬,有节有致,女生们最喜欢听他的国文课。

有一天,肖老师讲到了中国的现状,讲到国家不统一,国土丧失,外敌虎视眈眈,内部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他强调青年人的思想自由是第一要紧的。

“新世纪的新青年,一定要有新思想!什么叫新思想呢,就是要为大众服务,读了书,赚了钱,不能只记得你那个小天地,你要记得社会上还有很多的同胞要你去扶持,有很多的公益事情等着你去做,服务大众,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在这些学生中,德玲最有悟性,作文成绩最好,肖老师对她也是青眼有加。每次给她改作文,总要加上一些批语,红笔圈的圈,加上肖老师遒劲有力的大字,总让德玲更加奋发。

有一天,德玲写了篇作文:“钱塘江的潮水”。文中,她从小时候记忆里的钱塘江开头,描绘出潮水的壮阔,进而将潮水比喻为民众的伟力,预言这伟力必将冲破封建堤坝的阻拦,奔腾万里!肖老师看了这篇作文,十分高兴,当即将这文章推荐给《大江报》副刊,副刊编辑是他的老同学,稿子很快就登出了。

“肖老师,肖老师!”德玲拿着报纸,高兴地到肖老师宿舍,告诉他这个值得高兴的消息。肖老师也高兴,把文章看了几遍,说:“你是个小作家了啊!”德玲不好意思地说:“我算什么呀,还不是老师你的帮助!等得了稿费,我要请你的客!”

她向肖老师借书,肖老师将一本鲁迅的《呐喊》借给了她。“鲁迅的思想,一般人是不可企及的,别看他冷嘲热讽,骨子里是对我民众的挚爱!”

下一次借书,肖老师把一本《新青年》借给了她。“陈独秀先生的文章,好看!深入浅出,谈的都是当前社会的问题,你要是有不懂的,就来问我!”德玲回去后,真有几个地方不是很懂,下午放学后,就来问肖老师,肖老师一一做了回答。

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除了师生关系外,又多了一层朋友关系。

肖老师说是老师,也就二十多岁,少年倜傥,满腹锦绣,德玲读过很多古书,内心里,把肖老师比做三国时雄才大略又风流倜傥的青年统帅周瑜——小周郎。想到周郎,自然不会不想到那位美貌的江东小乔。

肖老师有“小乔”吗?她暗暗猜着。一连好多天,她都被这心思缠绕,人竟不知不觉瘦了。

也是因为这猜测,她遇到肖老师,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口。

“万德玲,你怎么啦?是不是不舒服啊?”肖老师关心地问。德玲红了脸说:“可能吧,昨天衣服穿单了!”说罢便匆匆离开。

心里毕竟有那个人,早晨或是黄昏,德玲总禁不住自己,要到老师宿舍附近徘徊,远远的,看着那屋子,想着那人在做什么,自己在心里做回答。

有一天黄昏,德玲看见肖老师匆匆出门,向街上走去。这个时候,他到哪里去呢?德玲心里一动,悄悄跟在身后,看见他走了几条街,走进一个巷子里,在一个黑漆大门那里停了下来,举手敲门。

德玲借着一个商店的招牌挡着自己,静静地看那黑门。一会,一个青年女子探出头来,见了肖老师,嫣然一笑,两人一起进去,大门吱呀一声关上了。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弥漫德玲全身,叫她几乎站立不住,身子颤抖着,只觉得天旋地转,直想瘫软。过了好一会,她冷静下来,考虑片刻,毅然决然地走向那扇大门。

还是那青年女子来开门,她见了德玲,诧异地问:“你找哪个?”

德玲此刻已经恢复常态,笑吟吟地说:“请问肖老师在吗?”

那女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什么肖老师!”说着就要关门。德玲拦住说:“我有事情找他,请你告诉他一声好吗?拜托了!”

那女子仔细打量了一番德玲,才问:“你是他什么人?”

德玲本想说“学生”的,话到嘴边,却说:“反正是和他有关系的人!”说出来,自己也觉得不雅,但德玲的性情是高傲的,说了也就说了。

那女子再打量了德玲一眼,笑了起来。转身进去了。不一会,肖老师走到门口。

“德玲啊,你怎么到这里来了?”马上回身对那女子介绍:“这就是我对你说过的万德玲同学,那篇《钱塘江的潮水》就是她写的!”那女子马上上来拉住德玲的手,亲热地说:“进来吧,和大家认识认识!”德玲心里又一动,怎么,这里还有其他人啊?

走进一间屋子,十几个人坐在里面!其中有两个人德玲认识,是学校的老师。大部分不认识。

有一个胡须飘飘的长者,红光满面,神态和蔼,看见德玲,朗声说道:“欢迎啊,年轻的女才子!”

肖老师介绍,这人是《大江报》的主编,邵先生。

在座的,都是江城知识界的人。这地方是他们秘密集会的地点,今天他们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做好武汉地区群众发动工作,迎接南方革命势力。

“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广州,”长者说:“真的是群情激昂,总理首倡的三民主义深入人心,工会,农会,妇女各项工作都轰轰烈烈,士兵们士气高昂。我去了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先生亲自接见了我,嘱咐我们做好湖北的工作,他随时派人与我们联系。我还随他检阅了学兵队,那些兵个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向军阀开战!”

德玲听到这些新鲜事,惊呆了。真是“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啊!武昌这里听不到一点消息,外面却已经是满天风雨,天翻地覆。

大家认真讨论了一番,决定当前主要是隐蔽工作,积蓄力量,为南方革命势力的到来做准备。肖老师说了很多话,他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是工会的组建、骨干分子的发展等问题。

很晚才散会,肖老师和德玲踏着夜色归去。走在肖老师身边,感受到他那男子汉的沉雄,德玲不由得靠在他身上,肖老师没有躲避,他伸出臂膀,将德玲揽住。德玲感到自己的心在激烈地跳动。

第二天,肖老师给德玲拿来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宣言》,另一本是苏联小说,描写红军的生活。德玲躲在家里,一口气把这些书看完,书中的道理深深打动了她的心。

过了几天,肖老师问德玲,对中国将来建成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看法?德玲毫不犹豫地说:“走俄国人的路!”肖老师赞许地点点头。

一天夜里,肖老师和德玲又来到了那个院子,今天这里静悄悄,偌大的房间里,只有那位长者,那个青年女子等着他们。

一面画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挂在墙上,德玲举起拳头,跟着肖老师一字一字地宣誓:“牺牲个人,永不叛党!”宣誓之后,邵先生和德玲谈了话,告诉她今天的任务,是协助国民党,完成统一中国的战争,但是他再三嘱咐,党的基础在工农中间,而绝对不是在其他地方,这一点,是和国民党有着本质区别的。德玲一一听着,努力记在心里。

通往武昌的大道上尘土飞扬,吴佩孚的军队潮水一样从前线溃退下来。

军官们骑着马,马儿早已疲惫不堪,大汗淋漓,骑者却还要加上一鞭!

大部队浩浩荡荡退进了武昌城。坚固高大的城墙,又宽又深的护城河,蛇山上架起的重机枪,一挺挨一挺排列在城垛后的轻机枪,让这些败兵感到安全。

两万军队,由总司令刘玉春统一指挥,在高高的武昌城上,布起铁桶一样的城防。

追兵马不停蹄,北伐军4、7两军,浩浩荡荡,合围武昌。

向民间征发木梯数百架,士兵们抬着梯子,呐喊着冲向城脚,援梯而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