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游戏 > 领主大人是卧底 > 教训(一)

领主大人是卧底 教训(一)

作者:学语新风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8: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点子和剧情——

一瞬间的灵感迸发是容易的,但将灵感和脑海里瞬间出现的画面,链接成有逻辑的、具体的、不突兀的剧情,难度要大得多。

如果你看了我前面发的4章大纲,应该会发现,越靠前的大纲越细致,而越后面的大纲则越是粗糙、简略。许多情节缺少必要的情感和逻辑铺垫,充斥着大量破碎的画面和相对突兀的转折。

我观察了许多发大纲的作者,认为“越靠前的大纲越细致,越后面的大纲越粗糙”应该是一个共性。归根结底是因为,靠前的部分靠近正在写的章节,构思得足够清晰;而后面的部分难以预测,大多数只是一个大概的发展方向和缺少起承转合的点子。

在《领主大人是卧底》构思阶段,我加入了太多的元素。因为那段时间里我正宽泛地从各种小说,漫画,电影,电视剧和游戏中汲取灵感,将接触到的、想到的、自认为有意思的元素,一股脑地添加了进去。而且还设计了一个过于巨大而空泛,难以驾驭的世界观。这些都为未来埋下了祸根。

现在来看,如果一开始选择相对来说容易驾驭的大纲、较短的篇幅,可能会有更多的试错空间。

顺带一提,我一般把灵感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并且分门别类。但即便在简单分类过后,这些灵感片段依旧非常混乱,不知道有没有好的整理办法。

——关于“波折”——

在《小牧师》完本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波折对于故事的重要性。

当我们形容一部作品精彩时,常常会说它的情节“跌宕起伏”,起和伏就分别是波折的两个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发现与突转是情节的主要成分,其中突转(peripeteia)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而在网络写作中,这一元素通常被称为“情绪拉扯”,两种方向的拉扯分别被称为情绪上行和情绪下行。

当时的我在知晓这一技巧后,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认为只要频繁地添加波折,就可以让故事显得有趣和引人入胜。

因此在写作《领主大人是卧底》时,我开始试着持续添加波折和起落,甚至到了有点刻意的程度,人物的处境在几个自然段里频繁地上行和下行。

举个例子,故事开头,西菲尔面对“游戏设计UI”这个问题时,接连提出了两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自己动手画,二是抄袭其他游戏的UI,但是每个方案尝试之后,马上就被否定了。这种小型的波折贯穿全文到处都是,一起一落,马上又回到了原点。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领主》中使用的情节结构是这样的:

开始设定一个人物目标,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添加2-4个左右的困难/危机,每一个困难/危机的强度和意外程度都会增大一点,最后达成目标。

典型流程如下:

确定目标—困难1—解决困难1—困难2—解决困难2—大危机—解决大危机并达成目标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