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89章 卖个破绽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89章 卖个破绽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由于大汉占领了长安以北的几处要地结营守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这场长安会战,战场会局限在长安周边。

毕竟按常理来讲,张郃已经因为孤军深入而惨败一场,司马懿不大可能再选择孤军深入来冒险。

他最好的选择有两个。

一个是在丞相下陇前,以优势兵力强行拔除高陵,则粮道再也无忧。

一个是在渭水以南守株待兔,等待汉军渡河,然后利用主场优势进行反击作战。

可他就是出乎所有人意料,选择了冒险。

刘禅一开始不得其解,最后却是有些明白了过来。

“朕以为,或许在司马懿眼中,这根本就不是冒险。”

五丈塬天子行营,刘禅将所有够资格听朝议政的文武全部召集至此。

兹事体大,司马懿随时有可能不理会细柳、棘门、高陵三营,直接进兵五丈塬。

所有文武都必须知情,否则到时司马懿虎豹骑突至,闹得五丈塬大乱就完蛋了。

李严之子李丰不解道:

“可是陛下,司马懿此举与张郃何异?

“悬军深入,一旦败军,便与张郃一般死无葬身之地。”

这要还不是冒险,那李丰已经想不出什么才是冒险了。

郭攸之、陈祗、李遗等一众侍臣也尽皆点头。

刘禅于是让屋中众人畅所欲言,想看看一群臭裨将,到底能不能顶个诸葛亮。

众人很快议论纷纷,神采飞扬。

场面出乎了刘禅意料。

似乎是有张郃的前车之鉴在前,行营中大多数文武,对司马懿孤军深入非但没有感到担忧。

甚至还让刘禅从他们的声色中看出了莫名其妙的兴奋意味。

刘禅默然不语,有些忧虑起来。

上一战从张郃那里缴获的粮草甲仗实在不少,众人尝到了甜头,如今看谁都像是过来送装备的。

此地不知兵的郭攸之、陈祗等侍臣如此,还算知兵的宗前、杨稷、李丰等校尉都尉也是如此。

看来在任何时刻都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果然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

连战连胜像一柄双刃剑,既让汉家臣子士气大涨,也让许多人不可避免地对魏军产生了小视。

尤其在得知丞相已克复天水,正挥师下陇与关中会师后,这种亢奋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许多菜鸡赢得忘记了,他们原本只是一支偏师而已。

之所以连战连胜,靠的不过是阵地战打防御反击而已,并非是野战与攻坚。

好在斜水那场真得不能再真的“佯败”一直警醒着刘禅。

谨慎起见,他不得不通过赵云之口下达军令:

诸将校在与丞相会师前,务必收缩防御,结硬寨,打呆仗,尽量避免出寨下城,与魏军野战浪战。

结果不少中高层军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有人说魏军连连大败,必只敢在长安城下结寨自守,若不速攻,他们防御工事会越发完备,宜速战。

有人说,收缩防御过度谨慎会沮丧士气,破竹之势一旦遏止,我大军求战不得,锐气渐失,而敌得喘息之机,军心渐整,大不利。

总之,几乎没人认为司马懿会是个硬茬。

毕竟司马懿在斩孟达前实在没什么亮眼的战绩。

即使是刘禅,虽坚持认为越是到了最后关头,越应谨慎对待。

可当他听到一则又一则主速战的意见时,想坚定自己的想法,仍然需要不小的能量。

好在这种犹豫被他藏住,一再申令,才将那些寻求速战的意见压了下去。

而现在,随着司马懿出人意料的孤军深入,五丈塬文武不忧反喜的表现,让刘禅隐约猜到了细柳、棘门三地将士的反应。

要么是说司马懿孤军深入,存在破绽,宜击之。

要么就是以救援五丈塬的名义,主动请战回援。

一念至此,刘禅愈发忌惮。

这分明是司马懿料到了汉军人心思战,所以主动卖个破绽。

为什么敢这么做?

只有一个解释:他对自己练的兵有相当的信心,想以此诱汉军出寨,寻求与汉军野战的机会。

这正是司马懿擅长之事。

司马懿一战灭国的辽东之战。

公孙渊依靠大辽泽,营造了几十里防线,高垒深堑,让魏国大军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进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