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98章 溃潮孤礁 收残聚散向金陵

第(1/3)页

第98章 溃潮孤礁 收残聚散向金陵

10月26日:由于蕴藻浜防线被突破及反击受挫,大场镇失守,中**队全线形势急转直下,第15集团军随左翼军共同行动,逐步向后转移。

11月5日:日军第10军(辖第6、第18、第114师团等)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成功,这对中**队的侧后方构成了致命威胁。面对日军杭州湾登陆后的迂回包围态势,中**队为避免全军覆没,开始全线撤退。

但是撤退命令下达仓促,且通讯不畅,部分部队在接到命令时已陷入混乱。撤退途中,常遭日军飞机轰炸扫射和地面部队追击,秩序混乱。

损失惨重计划中,部队应撤至吴福国防线和锡澄(无锡-江阴)国防线进行持久抵抗。

但由于撤退仓促、士气受损、官兵极度疲劳,且预先构筑的国防工事(如机枪巢钥匙找不到、位置不熟悉等问题)未能有效利用。

日军追击迅速(如第16师团在白茆口登陆,第11师团攻占太仓),吴福线、锡澄线相继迅速被日军突破。

11月19日,苏州、常熟等地失守。11月25日,无锡失陷。

自王林带着仅存的十六名特战队员,如同幽灵般穿过日军层层封锁,于十月底奇迹般地返回位于杨泾河西岸的旅主力阵地后,独立旅便接到了随左翼军(第15集团军等部)一同后撤的命令。此时的独立旅,经历了刘行血战、杨泾河防御以及敌后特遣队的巨大牺牲,满编近万人的部队,能战之兵只余五千,且人人带伤,极度疲惫。政委王光道、参谋长钟光邦眼窝深陷,声音嘶哑,李云龙、陈阿海等团长更是如同被烈火煅烧过的钢铁,沉默而坚硬。

然而,相比其他许多已陷入混乱、甚至成建制瓦解的部队,独立旅却保持了惊人的纪律性和完整性。这得益于长征路上千锤百炼的组织体系、干部骨干的坚强领导、以及王林归来后所带来的那份定海神针般的稳定感。

命令如同带着血色与焦灼,通过时断时续的电波和奔走嘶哑的传令兵,层层下达:全线后撤。

独立旅所在的第15集团军序列,随左翼军共同行动,开始逐步脱离与日军的接触,向后方转移。最初阶段,撤退尚有一定章法,各部队交替掩护,逐次后撤。独立旅凭借着王林归来后重新稳固的指挥核心以及在之前血战中磨练出的坚韧,加之王林系统中对敌军动向的提前预警,使得他们成为撤退洪流中少数一支建制完整、秩序井然的部队。

王林、王光道、钟光邦等人日夜不休,组织部队,将五千余名经历了刘行、杨泾河血战幸存下来的骨干,以及陆续归建的部分轻伤员,有效地掌控起来。他们以原有的两个主力团(虽已严重缩编,但骨架犹存)为核心,配属炮兵营、骑兵营残部和特战营剩余兵力,构成了撤退的坚强骨架。后勤保障团长林火旺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在极度混乱中,竟也收拢了旅部的医务、工兵、辎重人员,以及部分侥幸保留下来的骡马和车辆。

然而,撤退的秩序仅仅维持了数日。十一月五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彻底击碎了所有预案:日军第10军(辖第6、第18、第114师团等)于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成功!

这一记致命的右勾拳,狠狠砸在了中**队几乎毫无防备的侧后方。刹那间,淞沪战场上的几十万中**队,陷入了被东西夹击、迂回包围的绝境。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最高统帅部仓促下达的全线撤退命令,在日机疯狂轰炸扫射和地面部队快速追击的干扰下,通讯时断时续,许多部队接到命令时已陷于混乱,甚至有的部队根本未能接到明确指令,只见友邻后撤,便也随之溃退。

撤退,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溃败。

撤退伊始,王林便在旅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定下调子:“我们是撤退,不是溃逃!各团、营、连必须保持建制,军官必须负起责任!后勤保障团林火旺,把你的人撒出去,收拢一切能带走的粮食、弹药、药品!骡马不够,就用人力扛!伤员一个都不能丢下!警卫营、特务营,组成纪律纠察队,谁敢哄抢、扰乱秩序,军法从事!”

他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独立旅的队伍,虽然同样满身征尘,同样步履蹒跚,但却依旧旗帜不倒,序列分明。军官走在队伍前后左右,大声鼓励着士兵;战士们互相搀扶,帮着背负伤员和物资;后勤人员拼命收集着沿途友军遗弃的、尚且有用的东西——几袋大米、几箱子弹、甚至几捆被雨淋湿的绷带。

他们就这样,在混乱的人流中,开辟出一条虽然缓慢却秩序井然的通道。

很快,独立旅的与众不同,吸引了那些在溃退中迷失方向、失去组织的散兵们的注意。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