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

第(1/3)页

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

夜,陕北吴起镇早已陷入沉寂,唯有镇西头独立团团部所在的那座大院,依旧透出昏黄而坚韧的光亮。窑洞内,空气因烟雾和凝思而显得厚重。巨大的军事地图几乎覆盖了整个桌面,上面山川河流、城镇要道勾勒分明,更有红蓝两色铅笔标注出的无数箭头、圈点和符号,仿佛一幅未完成的战局画卷。

王林,站在地图桌的首位。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指正稳稳地点在地图上一个名为“元城镇”的点上。围绕在他身边的,是政委王光道、辎重营营长林火旺,以及从各防区紧急召回的营级主官:一营长陈阿海、二营长黄木生、三营长周志明、四营长李云龙,侦察连长张红土、炮兵连长刘根胜、骑兵连长沙马尔格等一众核心指挥员赫然在列。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敌情通报会,而是一场决定根据地命运的战略战术研讨会。

王林用铅笔轻轻敲了敲地图,打破了窑洞内的沉默,声音沉稳而清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同志们,马鸿宾在边境线上摆开的阵势,大家都清楚了。敌人磨刀霍霍,企图东西对进,压缩甚至摧毁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吴起根据地。被动挨打,不是我们独立团的风格!把战火引到家门口,让乡亲们担惊受怕,更不是我们红军该做的事!”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而熟悉的面孔,语气陡然提升:“所以,今天这个会,咱们不讨论怎么守,只研究怎么攻!怎么把敌人从他坚固的据点里调出来,怎么在他自以为必胜的路上,给他设下一个他钻进去就再也出不来的口袋阵!今天,咱们就开个诸葛亮会,都放开想,大胆说,咱们要在沙盘上,先把马鸿宾这头陇东的土皇帝给扳倒!”

他顿了顿,抛出了核心议题:“大家都说说,如果我们想调动马鸿宾,他最想要什么?我们又能用什么做诱饵,让他觉得风险可控而利益巨大,不得不来,甚至迫不及待地来?”

性子最急的李云龙立刻接话,嗓门洪亮:“马鸿宾这老小子,上次吃了亏,在老蒋那儿丢了脸,现在最想的就是找咱们报仇,捞个大功劳把面子挣回来!”

政委王光道微微颔首,补充道:“但我们还要考虑马鸿宾其人性情多疑,虽求功心切,却也惧惮我军战力。因此,这个诱饵,光‘肥’还不够,还必须‘真’。要让他通过他自己的渠道‘确认’这是一个真实的、千载难逢的机会,而非陷阱。要充分利用他既骄且疑的心理。”

王林赞许地点点头,手中的铅笔精准地落在元城镇上:“政委和老李的分析都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就假设,把这个诱饵设在这里——元城。大家看,其位置相对于我吴起核心区较为突出,但距离环县、庆阳的敌军主力也不算太远。这个地方不在我军控制下,它是我根据地的边缘前哨;在马鸿宾眼里,如果我‘主力’聚集于此,它就是一块孤悬在外的‘飞地’,是极易被切割包围的目标。”

他环视众人,继续引导:“如果我们的‘主力部队’不仅出现在这里,而且并非紧张地构筑工事,反而是在大规模地、热火朝天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召开群众大会,分配财物,显得完全沉浸在群众工作之中,对外部军事威胁‘疏于防范’。各位指挥员,请你们站在马鸿宾的角度想一想,这会传递给他什么样的信息?”

三营长周志明摸着下巴,沉吟道:“这会给他造成几种判断:第一,我军连胜之后可能产生轻敌情绪;第二,我军政治工作优先,军事戒备暂时松懈;第三,我军或许正急于巩固新占区,兵力分散。无论哪种,在他看来,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一支脱离坚固根据地、处于运动和非战备状态的‘主力’,是极其诱人的猎物。”

“光是我们看到、推断还不够。”侦察连长张红土冷静地补充,他的思维总是带着情报人员特有的缜密,“必须有一个他极度信任的消息源,去替他‘眼见为实’,并主动向他报信。比如,一个在我们召开的‘斗争大会’上,因为我们的‘疏忽’而‘侥幸’逃脱的,在当地有头有脸且与他或他的部下有密切联系的士绅。这个人的哭诉和告密,将比我们故意泄露的任何假情报都更具说服力。”

“妙!”王林眼中精光一闪,“‘示形’于外,再加以‘证实’于内,双管齐下,不怕他不上钩!那么,下一个问题:这支足以以假乱真的‘冒牌主力’,由谁来扮演?需要多大的规模?如何才能演得逼真?”

所有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辎重营营长林火旺。林火旺性格沉稳,心思细腻,管理后勤井井有条,正是执行这种需要极度耐心和细节任务的最佳人选。

林火旺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才抬头沉稳地说道:“团长,政委,各位同志。若要、(令人信服地)扮演主力,规模小了绝对不行。马鸿宾的探子也不是瞎子,人烟稀少、装备简陋是瞒不过去的。我建议,由我辎重营全体九百五十人作为基干和指挥核心,再从各区县赤卫队中,紧急抽调一千名政治可靠、身体健康、受过最基本军事队列训练的骨干队员。全部换上我们库存的军装,统一装备,至少从远处看,军容要整齐。”

他顿了顿,继续细化:“装备方面,把我们库存以及各营暂时闲置的那些重机枪、迫击炮,挑状态好的,拉出去二三十挺(门),分散布置在营地外围,时不时打上一两发壮声势。宿营时,帐篷要多搭,炊烟要更盛,电台信号(可模拟)要频繁。白日里,工作队要大张旗鼓地下乡,宣传、开会、登记造册,把‘红军主力在此闹革命’的声势彻底造起来。总之,要从一切细节上,让敌人相信,这就是我独立团指挥机关及至少三四个步兵营的主力所在!”

“好!考虑得非常周全!”王林一拳轻轻砸在掌心,“火旺同志,这个‘唱空城计’的任务,艰巨而关键,就交由你全权负责!你的任务不仅是把戏做足,还要确保这支特殊的‘部队’在完成诱敌任务后,能够随时有序、安全地撤离战场,避免无谓损失。”

他接着将目光转向所有人,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好,现在我们假定,诱饵已经精心布置完毕,马鸿宾也确实咬钩了。那么,以诸位对陇东敌情、地形以及马鸿宾用兵习惯的了解,他会如何出兵?他会仅仅派出一路部队直扑元城吗?”

二营长黄木生长期负责西线防务,对环县方向敌军最为熟悉,他盯着地图,手指从环县划向元城,缓缓摇头分析道:“以马鸿宾的谨慎和多疑,加上他手握兵力优势,他绝不会孤注一掷。最大可能,也是最具威胁的打法,就是兵分两路,进行钳形攻击。”

他的手指坚定地点在环县:“一路,以其步兵主力,即马玉麟的第103旅两个主力团3000人,辅以部分地方保安团,总兵力约五千人,从西面的环县、曲子镇出发,正面压向元城。这股敌人是主攻拳头,任务是与我所‘主力’进行正面决战,企图一举击溃或至少牢牢粘住我们。”

接着,他的手指又从庆阳方向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迂回指向元城镇的东北方向:“另一路,则以其最精锐的快速机动力量,即冶成章的第105骑兵旅合马培清的骑兵团,总兵力约三千骑,从东面的庆城出发。这支骑兵集团的任务是凭借其速度优势,进行远距离战场迂回,企图穿插至元城以东或东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彻底切断我‘主力’退回吴起核心区的退路,完成合围。”

黄木生最后总结道:“如此一来,他东西对进,步骑协同,自觉占尽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可谓万无一失。这符合他一贯‘求稳贪功’的用兵心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