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52章 武汉陷落 南国烽烟蔽日昏

第152章 武汉陷落 南国烽烟蔽日昏

就在139师于皖南深山之中与新四军胜利会师、慷慨赠铠,并擘画华中敌后抗战新格局之际,数百里外的武汉三镇,正不可避免地滑向最终的陷落。

尽管王林奇袭合肥,重创日军后勤枢纽,一度迫使畑俊六紧急抽调第16、第10师团等精锐回援,打乱了日军北线兵团西进的步伐,为武汉北线防线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然而,战争的巨轮并非一次奇袭所能完全阻挡。日军大本营迅速调整战略,加快了其他方向的进攻节奏。

十月中旬,就在合肥遭遇奇袭、北线日军忙于回援之时,华南方向风云突变。日军为切断中国与国际间的海上联系,并策应对武汉的攻势,出动第21军,在数十艘舰艇和航空兵的掩护下,突然于广东大亚湾登陆。华南守军防备空虚,抵抗微弱。日军登陆后,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广州。

广州告急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武汉乃至全国。广州不仅是华南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更是当时中国获取外援物资的主要生命线。它的失守,意味着武汉即便苦守,其长期坚守的战略价值也已大打折扣——外援通道被扼,持久抗战的物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消息传至武汉,蒋介石及军委会高层内心最后一丝“坚守待变”的侥幸也彻底破灭。原本就因为淞沪、南京、徐州等一系列会战损失惨重而元气大伤的国民政府,对于死守武汉早已信心不足。如今广州一失,国际补给线濒临断绝,继续死守武汉,不仅军事上胜算渺茫,更可能将手中最后的精锐部队消耗殆尽。

“撤吧。”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面色阴沉地说出了这两个字,充满了无奈与不甘。会议室内一片沉寂,无人反对。早在徐州会战后,国民政府便已开始有计划地将党政机关、重要工厂、学校、文物等向重庆、昆明等大后方转移。如今,只是最终下定决心,放弃这座临时首都。

决心既下,撤退便有条不紊又带着几分仓惶地展开。军委会命令下达,各路守军开始逐次撤离阵地,向平汉路以西、长江以南的鄂西、湘北地区转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日军察觉中**队的撤退意图后,加紧了对各条退路的轰炸和追击,撤退途中混乱、拥挤、损失在所难免。

十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武汉会战指挥中心正式撤离武汉。次日,十月二十六日,日军第6师团先头部队(补充整顿后)进入汉口。

没有想象中的惨烈巷战,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最后一搏。经历了数月血战、承受了无数轰炸的武汉,在一片压抑的沉寂和零星的枪声中,更换了城头旗帜。十月二十七日,日军完全占领武昌、汉阳,武汉三镇全部陷落。

“武汉陷落”的消息,通过电波迅速传遍全国,传遍了世界。

在日本,朝野上下弹冠相庆,报纸号外以最大字号欢呼“圣战伟大胜利”、“帝国武功赫赫”,宣称“中国政府已实质上被摧毁”,“战争不日即可结束”。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举行了提灯游行,庆祝占领这座中国的核心城市。

在武汉沦陷区,太阳旗取代了青天白日旗,日军举行了入城仪式,铁蹄踏破了江汉关的钟楼。随之而来的,是严密的军事管制、疯狂的资源掠夺、以及针对抗日分子和普通百姓的恐怖统治。三镇民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岁月。

在重庆,蒋介石发表了《为**退出武汉告全**民书》,强调“抗战之根据,不在武汉,而在全国之民心与广大之土地”,“战略撤退,以空间换取时间”之必要,号召全**民继续坚持抗战,勿因一时之失地而气馁。话虽如此,武汉的失守无疑给本已低迷的士气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延安,**中央则发表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日战争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日军的兵力将更加分散,其财政经济将更加困难,其内部矛盾将更加尖锐……我们的任务,是更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建立和巩固更多的抗日根据地,准备长期战争,争取最后胜利。”声音冷静而充满远见。

而在皖南群山深处,刚刚完成整编、正准备大干一场的鄂皖苏军区司令部,也收到了这份沉甸甸的电报。

王林将电文仔细看了两遍,递给一旁的王光道和钟光邦,久久不语。指挥部内原本因新区成立和胜利会师而略显热烈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果然……还是丢了。”王光道叹了口气,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依然让人感到无比压抑。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重镇,终究没能守住。

钟光邦看着地图上被标注为“已陷落”的武汉,眉头紧锁:“广州失守,外援断绝,武汉确实失去了死守的价值。老蒋保存实力,也在意料之中。只是……苦了那里的百姓。”

王林走到地图前,目光从武汉移开,扫过整个华中、华南广袤的敌占区和平原,最终落回他们所在的皖南山区以及江北、大别山那些新划定的军分区。

“武汉陷落,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清晰而坚定,“正如中央所指出的,战略相持阶段到了。日军占了武汉,看似胜利,实则将其庞大的身躯陷入了中国人民战争的泥潭之中。其兵力更分散,补给线更长,漏洞更多!”

他转过身,看向他的战友们,眼中重新燃起战斗的火焰:“而这,正是我们敌后武装大展拳脚的时候!鬼子要分兵守备这些大城市和交通线,就必然顾此失彼。我们的根据地,不是就在它的眼皮底下,在它的心脏地带吗?”

“没错!”钟光邦也振奋起来,“我们要加快根据地的建设,整训部队,主动出击!就像我们在合肥干的那样,不断袭击它的交通线,拔除它的据点,消灭它的有生力量!让它在这片土地上不得安宁!”

王林重重一拳砸在地图上武汉的位置,仿佛那不是陷落的标志,而是一个新的进攻起点。

“命令各军分区:武汉已陷,抗战进入新阶段。各部队应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日军兵力分散之机,依既定方针,积极向当面之敌发起袭击、破袭作战!扩大根据地,壮大队伍!我们要让畑俊六知道,占了武汉,不等于赢得了战争!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的命令随着电波,传向分散在长江两岸、大别山中的各个部队。尽管武汉陷落的消息带来了短暂的沉重,但很快便被一种更强烈的使命感和战斗激情所取代。

乌云笼罩了武汉三镇,但更多的火种,已在广袤的敌后乡村与山林间点燃。一场更为漫长、也更加考验意志与智慧的持久战,拉开了它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