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四十六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二)

第(1/3)页

入夏的徐州城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林夏赤着膊,汗珠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在青砖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铁砧上的马蹄铁已经烧得通红,他抡起八斤重的铁锤,每一下都砸在最精准的位置,火星溅在他古铜色的皮肤上,烫出一个个细小的白点。

“好力道!” 张老板叼着旱烟袋,眯眼打量着成型的马蹄铁,“这活儿,你爹当年都得砸三遍,你小子两遍就成了。”

林夏抹了把脸上的汗,拿起淬火钳夹起马蹄铁,“滋啦” 一声浸入冷水。白雾腾起时,他看见沈知言站在铺子门口,月白长衫在热风里轻轻晃动。

“沈公子怎么来了?” 张老板直起身,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

“来取我定做的那把裁纸刀。” 沈知言的目光落在林夏胳膊上的烫伤,眉头微蹙,“怎么不戴护腕?”

林夏慌忙把袖子拉下来:“习惯了,不碍事。” 他转身从工具箱里拿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把象牙柄的裁纸刀,刀刃磨得亮可鉴人,“您看看合不合用。”

沈知言接过刀,指尖拂过刀刃上錾刻的云纹 —— 那是林夏熬夜刻的。“手艺越发好了。” 他从袖中摸出个小瓷瓶,“这是治烫伤的药膏,记得用上。”

林夏捏着瓷瓶,瓶身冰凉的触感混着掌心的汗,黏糊糊的。他想说不用,却被张老板用胳膊肘捅了一下:“沈公子给的,拿着!”

等沈知言走了,张老板才啐了口烟渣:“傻小子,沈公子那药膏是京城来的,金贵着呢。” 他往铁炉里添了块煤,火星子噼啪作响,“不过也是你争气,上周给守备大人打的那把腰刀,人家赏了五两银子,说比兵器坊的活儿还好。”

林夏摸着发烫的耳朵笑了。那把腰刀他磨了整整七个晚上,刀柄上的缠枝纹刻得手指都起了茧。

傍晚去府学的路上,林夏特意绕到布庄,给沈知言送了个新打的书签。黄铜质地,上面刻着片竹叶,叶尖还蜷着只小虫子,是他照着府学墙头的螳螂刻的。

“刻得真像。” 沈知言把书签夹在《史记》里,“周先生说你《论语》背得比老生还熟?”

“瞎背的。” 林夏挠挠头,“就是晚上睡不着,在油灯下多念了几遍。”

“明日休沐,跟我去个地方。” 沈知言合上书卷,“户部的李主事要打套文房铁器,笔洗、镇纸都要,点名要你上手。”

林夏的脸一下子白了:“我…… 我不行吧?那些读书人讲究多,我怕做不好。”

“你见过李主事的砚台吗?” 沈知言突然问。

“没……”

“那是方端溪老坑,石眼活像真的月牙。” 沈知言笑起来,“可他每次用,都特意找你打的砚滴。说你做的东西,有股子实在气。”

那天晚上,林夏在柴房里对着块黄铜琢磨到后半夜。月光从破窗纸漏进来,在铜块上投下歪斜的影子,像他此刻七上八下的心。他想起爹说过,打铁不分高低,打锄头和打宝刀,用的力气是一样的,差的只是心思。

李主事的府邸在北门里的梨花巷,青砖灰瓦的院子里种着两株石榴树,正是开花的时候,红得像团火。林夏跟着沈知言走进书房,看见墙上挂着幅水墨画,画的是徐州城外的云龙山。

“沈贤侄来了。” 李主事从书案后站起来,他穿着件藏青绸衫,下巴上留着三缕短须,“这位就是林小师傅?”

“晚辈林夏,见过李大人。” 林夏赶紧作揖,手心的汗把黄铜书签攥得发潮。

“不必多礼。” 李主事指着书案上的图纸,“我想要套青铜文房,镇纸要刻《兰亭序》,笔洗做成荷叶形,你看……”

林夏凑过去看图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砚台。那砚台果然如沈知言所说,石眼像轮新月,砚池里还汪着些墨汁,散发着淡淡的松烟香。

“镇纸用青铜怕是太重,” 他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发紧,“用锡铜合金如何?轻便且不易生锈。笔洗要荷叶形,不如边缘再雕两只青蛙,注水时像浮在水上似的。”

李主事愣了愣,随即抚掌大笑:“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就按你说的做!”

离开李府时,石榴花落在林夏的肩头。沈知言捡起花瓣,塞进他的布兜里:“刚才怎么不怕了?”

“看那砚台就不怕了。” 林夏低头踢着路上的石子,“爹说过,爱器物的人,眼里只有好坏,没有高低。”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