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三章 林夏开始钻研古风诗词

第(1/3)页

深冬的京城裹着层灰蒙蒙的纱,林夏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下滑的数字,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青玉案・秋思》的收藏量在零点钟声敲响时停在了 97,连三位数都没突破。窗外的霓虹灯在玻璃上投下扭曲的光影,将她刚煮好的姜茶热气都染成了诡异的紫色。

这已经是她本月第三篇扑街的古风诗词了。作为「云笺阁」文学平台力捧的新人作者,曾经凭借一首《如梦令・初雪》斩获全站热门的辉煌,此刻却成了最刺眼的讽刺。编辑阿棠发来的消息还悬在对话框顶端:“小林啊,现在读者都爱看直白的甜宠诗,你这堆用典的古风......” 后面的省略号像根刺,扎得她眼眶发烫。

鼠标滚轮突然卡住,网页最下方跳出条新评论:“堆砌辞藻,无病**,不如去古代书院进修三年再来。” 林夏猛地关掉电脑,膝盖撞在桌角也浑然不觉。黑暗中,书架上那本《全唐诗》泛着冷光,她想起去年在西安碑林,指尖抚过颜真卿碑刻时那种震颤 —— 原来文字真的可以有温度,有筋骨。

“去书院。” 这个念头在她咬破嘴唇的瞬间生根发芽。手机屏幕亮起,是闺蜜苏晚的消息:“我爸说终南山的鹤鸣书院在招旁听生,不过学费......” 林夏盯着余额宝里的数字,把压箱底的单反挂上二手平台。寒风卷起窗帘,她对着镜子把长发高高束起,发尾的银铃铛叮当作响 —— 那是她写第一首爆款诗词时,粉丝送的礼物。

鹤鸣书院的晨钟撞碎薄雾时,林夏正跪在青石板上抄《诗经》。老夫子白须飘飘,竹杖点在她写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旁:“丫头,你这字写得比秋蝉的翅膀还轻。” 露水浸透棉裤,她却盯着竹简上斑驳的刻痕入了神。原来三千年的月光,真的能穿过竹简,照进现代人的眼睛。

傍晚的藏书阁飘着檀香味,林夏在泛黄的线装书堆里翻到《词林正韵》。窗外的红梅簌簌落雪,她忽然想起自己曾在作品里写 “雪似杨花”,此刻才惊觉古人 “柳絮因风” 的精妙。手指划过书页间的批注,某个不知名的读者在李清照《声声慢》旁写:“字字泣血,读之断肠。” 墨迹早已晕染,却依然滚烫。

第一次诗词课上,老夫子让众人以 “春夜” 为题即兴创作。林夏握着狼毫的手微微发抖,邻座的少年已经洋洋洒洒写完半张宣纸。笔尖悬在宣纸上许久,她忽然想起初到书院那天,山涧的溪水撞碎月光的声音。“溪碎银鳞千万片,悄藏星子入春醪。” 落笔时,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

“匠气太重。” 老夫子的评价让林夏如坠冰窟。她躲在竹林里反复咀嚼这句话,直到暮色将竹简染成黛青色。突然有个白发老者拄着拐杖经过,腰间的酒葫芦晃出酒香:“小姑娘,见过暴雨打荷叶吗?诗词要像那雨,砸在人心上才疼。” 说完仰头饮尽残酒,留下满地月光。

深夜的宿舍里,林夏翻出手机里存的旧作。那些曾经被追捧的 “唯美句子”,此刻看来不过是华丽的空壳。她删掉所有草稿,重新打开文档。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啼叫,键盘敲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霓虹揉碎长安月,我拾残星补作笺。” 这是她第一次写出现代与古典的碰撞,泪水滴在键盘上,晕开了 “长安” 二字。

三个月后的诗词大赛上,林夏的《临江仙・观星》引发全场哗然。“欲借银河为素纸,星辰蘸作胭脂。人间灯火竟成诗。高楼悬冷月,照见少年痴。” 评审席上,那个总批评她的老夫子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颁奖时,镁光灯刺得她睁不开眼,恍惚间又回到京城的出租屋,那时的她,连梦想都不敢大声说出口。

当《云笺阁》编辑发来签约通知时,林夏正蹲在书院后山喂松鼠。合同里的千字稿酬是从前的五倍,但她盯着附件里新写的《青玉案・重逢》,忽然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山风掠过竹林,带着墨香与松涛,她轻轻念出最后一句:“墨痕深处,旧时光醒,笑我仍痴情。”

颁奖礼结束后的庆功宴上,水晶吊灯将香槟杯折射出细碎的光。林夏握着获奖证书的手指微微发颤,耳畔尽是编辑阿棠兴奋的尖叫:“爆款预定!这次咱们要做全网古风诗词专栏!” 觥筹交错间,她瞥见角落里站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正将半杯红酒缓缓倒在盆栽里。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