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沧澜仙图 > 第十四章 洛阳城里春光好

沧澜仙图 第十四章 洛阳城里春光好

作者:洛水忆浮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0:4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次日大早,方易之带着何安、范大志继续赶路。方易之说伊阙县城距离京都洛阳城还有六七十里,翻过龙门山,傍晚时分就能赶到。想来此时京都洛阳城应该已是人山人海,知行院入门子弟测试即将开始,必定汇集了天下英才。

方易之又雇了一辆骡车,载着两人顺着山道爬上龙门山。龙门山位于京都洛阳南郊,是拱卫帝京的天然门户,因东边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河切谷中流,使河谷两岸崖石壁立,形似天然门阙。

山势并不陡峭,山中常年有人行走,山路宽阔已可行车。方易之执鞭坐在车辕处,何安与范大志坐在后面,两人看着龙门两山翠柏成林,郁郁葱葱,伊水清澈,游鱼可数,绿柳夹岸。无数泉水自山下石罅中进出,千态万状,蔚为奇观,真是山河壮丽,风景绝佳。

前朝有大诗人曾说:“洛都之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天下山色之美,有各种类型,有各种风格,龙门山色的绮丽之美,就像一幅山水画,碧波连连,有声有色。

所谓:“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何安与范大志看的心旷神怡,想不到未到帝都,一路上竟有如此美景!

三人自龙门山上走下,太阳已经偏西,极目远眺,山下宏大的城郭已隐约可见。

方易之驾着骡车驶入官道,逐渐汇入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夕阳西下,三人过了定鼎桥,终于抵达洛阳城。

何安和范大志从小在村子里长大,昨天刚见识过伊阙县城的繁华,今日看到京都洛阳城的定鼎门更是震撼不已。

巍峨的城门高耸入云,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规模恢弘,气势壮观。

城门下站着两队持戟披甲的士兵,门口还有几个士兵盘查进出城的人员,负责验看路引,通关文书等。

进了城里,里面道路宽广,街边店铺林立,行人如织。有牵着骆驼的波斯人,金发碧眼的普罗人,满脸大胡子卖芝麻胡饼的龟滋人,蒙着头巾全身裹在袍子里的大食人,还有身形魁梧彪悍的回鹘人,各种各样的人汇集在一起,自然又充满和谐,不由让人感慨这真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大陈帝国,引得八方来贺。

骡车被挤在人堆里,亦步亦趋地向前挪动。方易之风轻云淡的告诉何安与范大志,这里人还不算多,到了知行院那才叫热闹呢。每年的这时候,梦想进入知行院学习的学子们会从全国各地赶来,知行院常被围得水泄不通,那景色才叫壮观。

骡车艰难的挤出人群,驶过朱雀大街,终于到了知行院。

方易之跳下骡车,疑惑地望向四周,只见知行院门口稀稀落落的只有十几个人,负责登记的教习老师比参加测试考试的学生都多。

往年知行院招选弟子的时候,周边客栈可是天天爆满,门口拥堵得需要多名教习老师来维持秩序。就连附近崇文坊的居民们也是一家老小齐上阵,于偏僻处两丈帷幔一围,中间一只恭桶,专门解决考生上茅房难的问题。进去一次不论大小解,收一个铜板,据说有些人家赚的盆满钵满,已在民间传为笑谈。

今年竟然门可罗雀,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

方易之让负责接待的教习招呼何安和范大志登记安排住处,急匆匆地去找老师文院院首魏知临。

知行院内一个古古香色的小院,南墙根下几根萧瑟的秋竹,西墙边两株郁郁葱葱的青松,北檐下十几盆含苞待放的秋菊,院子中央满树红枣,累累将收。

魏知临坐在松下,他大约四五十岁年纪,头戴逍遥巾,蚕眉凤眼三缕长须,生的仪表不俗,穿着宽大的儒服,举手投足间气度雍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