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三十三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三)

第(1/3)页

第六式・火焰山雨

剑势骤急,如火焰山突如其来的阵雨。剑身在阳光下爆出刺眼的光雨,剑穗红得像燃烧的火砾。踏七星步时,每步都踩在青石板的水渍上,溅起的水花被剑气劈成无数细小的虹。萧书生忘不了火焰山暴雨砸在滚烫岩壁上的蒸腾白雾,此刻便让剑尖激起的水汽与剑气相融,使得十步之内的蚊虫皆被这湿热剑气震毙。

第七式・昆仑倒泻

长剑自头顶劈下,如昆仑冰川崩塌时的冰瀑。剑风裹挟着寒意,让廊下的铜鹤香炉都凝出薄霜。他在慕士塔格峰见过冰崖断裂的壮阔,便将那股摧枯拉朽的气势凝入剑势 —— 剑锋过处,连廊柱上的漆皮都裂开冰纹状的细缝。收势时剑插地面半寸,震起的冰屑在空中凝成转瞬即逝的冰晶,恰似昆仑山口的风凌石。

第八式・帕米尔风

剑走偏锋,忽左忽右全无定轨,如帕米尔高原的狂风。剑身发出尖锐的呼啸,剑穗在风中几乎要被扯断。移步时足尖总是踏在风向转变的节点,那是他在高原垭口观察了百次风向后的心得。最精妙处在于剑脊始终迎着风势,将气流引成旋转的气涡,使得三丈外的灯笼都被这无形的涡旋牵引着摇晃。

第九式・龟兹胡旋

剑随身转,如龟兹乐舞中的胡旋舞姬。萧书生在库车王府见过胡旋女的舞姿,便将那旋转的韵律融入剑势 —— 身体旋出丈许半径的圆,剑尖却始终指向圆心,形成外圆内方的奇妙轨迹。剑穗甩出的红绸在旋转中凝成赤色圆环,与他腰间玉佩的旋动形成日月交辉之象。收势时骤然定身,剑峰直指北斗,仿佛乐舞骤停时的惊艳亮相。

第十式・玉门关外

剑势沉雄,如嘉峪关的城墙横亘天地。剑身横握胸前,剑脊如垛口般平直,左手按在剑鞘中段,恰似守城士兵按在城砖上的手掌。他在玉门关见惯了西出阳关的商旅回望故乡的背影,此刻便让剑尖微微西倾,带着三分留恋七分决绝。剑锋上凝结的霜花久久不散,如同关隘上终年不化的寒雪。

第十一式・月牙泉涌

剑尖在水面轻点,激起层层同心圆涟漪,如月牙泉在风中信步的水纹。剑穗垂入泉水时,并未沾湿分毫,全凭内力将水珠震成雾霭。萧书生曾见泉底的五色石子随水波流转,便让剑尖在涟漪中心画出石子的斑斓轨迹。收剑时带起的水雾中,竟浮现出他在泉边见过的海市蜃楼残影,那是用剑气折射日光的巧思。

第十二式・交河残照

剑身在暮色中拖出长长的橙红残影,如交河故城的残阳斜照。剑锋掠过断墙时,会在砖缝间留下细碎的火星,恰似他在故城遗址见过的磷火。左手指向西方时,指尖与剑尖形成的直线,正好是他测量过的交河城轴线角度。最妙是收势时剑穗扫过枯草,惊起的飞蛾扑向剑上的残光,恍若故城黄昏时归巢的蝙蝠。

第十三式・苜蓿摇风

剑势舒缓,如河西走廊的苜蓿田在风中起伏。剑尖划动的弧度与苜蓿叶的摆动频率完全一致,那是他蹲在酒泉农场数过千片叶子后的精准把握。剑穗的绿绸随势轻摇,与廊外的真苜蓿叶交相辉映,竟分不清哪片是绸哪片是叶。收剑时剑柄轻抖,剑脊上的露珠滚落,在青砖上洇出的水痕恰似苜蓿根系的分布图。

第十四式・雪岭飞狐

剑走迅疾,如阿尔泰山的雪狐窜过冰坡。剑尖在积雪上只留下三点梅花状的痕迹,那是他在喀纳斯见过的狐爪印。侧身旋剑时,衣袂扫过的雪粉凝成一道白虹,与剑光相衬如狐尾扫月。此式最忌拖泥带水,萧书生曾在雪夜追狐三十里,此刻便将那份踏雪无声的轻盈凝入步法,连檐角的冰棱都察觉不到剑者的气息。

第十五式・楼兰梦影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