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十五章东厂太监魏忠贤(三)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十五章东厂太监魏忠贤(三)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0: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萧琰被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逐渐恢复。而新帝李新宇在经过一番调查后,终于相信了萧琰的话。他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怒,决定严惩魏忠贤及其党羽。在新帝李新宇的命令下,魏忠贤被革职查办,他的党羽也纷纷被逮捕。曾经权倾朝野的阉党,瞬间土崩瓦解。

萧琰因为揭露魏忠贤的罪行有功,受到了新帝李新宇的嘉奖。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整顿吏治,为国家和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而杨涟等东林党人,也因为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新帝李新宇的重用。

从此,盛唐的朝堂上,又恢复了一些清明。萧琰和东林党人继续为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努力,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重新走向繁荣昌盛。而萧琰,也从一个普通的书生,成长为了一位为国家和百姓挺身而出的英雄。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困难和邪恶时,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萧琰回到客栈时,夜幕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沉甸甸地压在京城的檐角上。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与白日里勤政殿的龙涎香形成刺目的对比。桌上的油灯被穿堂风撩得明明灭灭,映着他攥得发白的指节 —— 方才在殿外石阶上,魏忠贤贴身太监王体乾塞来的那枚金锞子还在袖中发烫。

“萧公子好风骨。“ 王体乾当时笑得像只刚偷了鸡的狐狸,“魏公公说,年轻人气盛难免,但若想在京城立足,总要懂些规矩。“ 金锞子上雕刻的缠枝莲纹硌着皮肉,萧琰猛地将其掷在桌上,那物件在昏暗中滚出半尺,撞翻了盛着残茶的粗瓷碗。

窗外忽然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他警觉地吹灭油灯。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墙面上自己投下的影子,瘦得像根被风摧折的芦苇。这是他来京城的第三个月,原以为高中进士便能一展抱负,却没想刚踏进宫门就撞进了魏忠贤的网。

三更梆子响过,客栈后院突然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萧琰摸出枕下的匕首 —— 那是父亲留给他的防身之物,刀鞘上刻着 “守拙“ 二字。他蹑手蹑脚地摸到后窗,只见两个穿黑衣的人影正将一具麻袋拖向马厩,麻袋上洇出的暗红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姓萧的不识抬举,魏公公吩咐了,给他点颜色看看。“ 其中一人压低声音啐了一口,“这穷酸书生,还真当自己是文曲星下凡?“ 另一人发出阴恻恻的笑:“先卸了那送信的胳膊,看他还敢不敢替杨涟递折子。“

萧琰的心脏骤然缩紧。他想起三日前在贡院街遇到的老秀才,那人捧着卷《东林点将录》哭得老泪纵横,说自己儿子只因在茶馆里骂了句 “阉党误国“,就被东厂番子打断了腿。此刻麻袋里的**声越来越微弱,他握紧匕首的手沁出冷汗 —— 是去给杨涟送信的书童阿福!

就在这时,马厩的草料堆突然动了动。一个披蓑衣的汉子猛地窜出来,手中短刀划破夜空,直劈向黑衣人的后颈。萧琰认得那是客栈老板老周,平日里总佝偻着背算账目,此刻却像头蓄势已久的豹子。“快走!“ 老周一脚踹开马厩门,冲萧琰低吼,“我侄子在锦衣卫当差,这是东厂的暗桩!“

刀光在月光下织成密网,萧琰拽起麻袋就往柴房跑。阿福的血浸透麻袋粘在他手腕上,温热得像要烫进骨头里。身后传来老周的闷哼,他不敢回头,只听见铁器穿透皮肉的脆响,混着东厂番子尖利的咒骂。

柴房的横梁上悬着捆稻草,萧琰扯断绳索将阿福绑在梁上,自己则躲进堆放的谷仓。木板的缝隙里,他看见三个黑衣人踹开柴门,火把的光将他们脸上的刀疤照得狰狞可怖。“搜!魏公公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谷仓里的谷子簌簌往下掉,萧琰屏住呼吸。他想起十年前在江南水乡,父亲教他读《史记》时说的话:“士人风骨,不在逞一时之勇,而在守万世之公。“ 可此刻阿福的**声、老周的惨呼都在耳边盘旋,那些圣贤书里的道理突然变得像纸糊的盾牌。

黑衣人翻动柴草的声响越来越近,萧琰摸到藏在谷堆里的半截砖坯。就在这时,客栈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有人在喊 “巡城御史来了“。黑衣人们骂了句脏话,撞开后墙消失在夜色里。萧琰从谷仓滚出来时,膝盖磕在石磨上,疼得他眼前发黑。

柴房的月光里,老周趴在血泊里,胸口插着把绣春刀。阿福吊在梁上,右腿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看见萧琰便挣扎着要下来:“萧公子... 快... 杨大人有信...“ 他怀里的油纸包被血浸得透湿,展开来是半张烧焦的宣纸,上面 “厂卫密布“ 四个字被血晕染得模糊不清。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萧琰将老周的尸体藏进菜窖,又背着阿福往城南的破庙走。路过棋盘街时,他看见东厂的牌坊下挂着串人头,晨风吹动那些花白的胡须,像一串干枯的芦苇。有个挑着豆腐脑的小贩经过,看见人头便慌忙低下头,木勺在碗里抖得叮当作响。

破庙里的佛像缺了只胳膊,萧琰用香炉里的香灰给阿福止血。“魏公公在万岁爷跟前说您坏话了。“ 阿福疼得牙关打颤,“杨大人说,您在勤政殿说的那番话,戳中了阉党的痛处。“ 萧琰想起那日在殿上,自己痛陈 “十常侍之乱“ 的典故,魏忠贤当时笑得像尊弥勒佛,手指却在拂尘上绕了三圈。

庙门外传来卖花姑娘的吆喝声,萧琰出去买了朵栀子花。他把花瓣碾碎混着草药敷在阿福的伤口上,少年突然抓住他的手:“萧公子,您快跑吧。我叔叔在诏狱当差,说魏公公的 ' 五虎 ' ' 十狗 ' 都在找您。“ 萧琰望着庙外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些戴着方巾的举子、挎着篮子的妇人,每个人脸上都蒙着层看不见的纱 —— 谁也不知道擦肩而过的人里,哪个是东厂的眼线。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