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文状元抗倭寇 > 第36章 闻思寺前世今生 沈老爷焚香谢佛

文状元抗倭寇 第36章 闻思寺前世今生 沈老爷焚香谢佛

作者:一叶飞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0:1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此刻里运河波光粼粼,它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将蓝天地面的村庄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天然画卷。沈老爷沿着里运河大堤向西北方向走,直奔湖嘴大道西的闻思禅寺。

沈老爷了解历史,他知道明朝嘉靖年间崛起,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逐渐强盛,逐原草原霸主察哈尔部于辽东,成为右翼蒙古首领。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后他为开辟牧场,又征服青海,甚至一度用兵西藏。

可身在明朝就不得不说那时的倭寇之患,“倭患”就是明朝的心头大患。

早在朱元彰洪武时期,倭寇就开始频繁在神州东南沿海一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洪武年间史书记载的倭寇入侵就有四十次之多。而且随着明朝的海防日益松弛,倭患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到嘉靖时更是达到顶峰。

谁也不曾想,多年后中了状元的沈坤居然成了青史留名的抗倭英雄。他被后人称道的不是他的文韬,却是他的武略。而他的挚友吴承恩也许天生注定他与科举无缘,最后成就他的却是不朽名著《西游记》。让后人在唏嘘之余,不禁联想到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了。

万没料到正德二年(即1507年)正月,刘瑾等排挤刘健、谢迁、韩文等之后,欲全揽大权,便日构杂艺供武宗玩弄,趁机取各司奏章请裁决。

武宗说:“我用你们是干什么的,以此一一烦我。”于是刘瑾不再复奏,事无大小,任意剖断,传旨施行。武宗多有不知。一月之间,中官传旨,几无虚日。

根据旧制,南京六部只设右侍郎一员。正德二年(即公元1507年)三月十六日,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杨廷和、翰林学士刘忠经筵直讲,讲毕,遂讽谏武宗远奸佞,指斥刘瑾。

刘瑾胡作非为,引起中外大臣僚属愤怒,弹劾刘瑾的章奏不绝。南京御史蒋钦正德二年(1507)三月所上奏疏尤为激烈,可最终含恨而冤死狱中。

如此大明实则已内忧外患,宦官乱政愈演愈烈……

闻思寺,淮安府山阳县城西北五里河下古镇湖嘴大街旁。原名通源寺,大悲庵。

闻思寺始建于唐代末期,襟河面湖(城西管家湖,亦名西湖),烟波浩渺,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环境幽美。历经宋、元、明、清,由于水患兵灾,其间几兴几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