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红楼第一狠人 > 第九十八章 以抗旨罪论斩,杀六科言官!

红楼第一狠人 第九十八章 以抗旨罪论斩,杀六科言官!

作者:端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0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已经抵得上一年的盐税所得了。”

承宣帝心中暗叹。

接着,承宣帝就又看向贾琏,问:“你觉得朕当如何用这笔银子?”

大康朝廷现在处处都需要银子。

但承宣帝想听听贾琏的想法。

“以臣愚见,陛下当尽快花钱练兵,而且得水陆两军都要练。”

贾琏回道。

“说说理由。”

承宣帝道。

“是!”

贾琏应了一下,便说:“敝府所产布匹,无论是绸缎还是棉布,都是倚靠更加廉价与更高品质在打压外番和本国布商,进而获取厚利,如此一来,这些布商必然损失惨重,这些布商只怕大多背后也是权贵官僚,自然会阻止我贾府为朝廷生利。”

“继续说下去。”

承宣帝点头。

贾琏道:“陛下贵为天子,自当有其威。但若没有猛士强兵,恐天下人难畏帝威!”

接着,贾琏又道:“练兵当先选将,选将当先练将,以臣之见,陛下得尽快办一所培养武官的学校,以练将来之将,扩将来之兵。”

“武校?”

承宣帝浓眉渐渐舒展:“你是第一个给朕提出设武校的。”

“难道,陛下真想,让帝国百战老将们,只为自家子弟传授韬略兵法?”

贾琏问了一句。

承宣帝听后,直接站起身来,看向贾琏:“没错,百战老将怎能只为自家子弟传授韬略兵法,朝廷该有自己的将,该有自己的兵。”

“你且详细说说。”

承宣帝说了一句。

“是!”

贾琏便仔细阐述起如何设立武校。

而承宣帝这里则听后,就让贾琏退了下去,再思忖许久后,就吩咐道:“传旨,着参政王大臣北静王、内阁诸辅臣见朕。”

大康与明朝有些不一样的是,宗室、藩王可以参政,且设了参政王大臣一个职位,主要是为辖制文臣士大夫。

因为大康的太祖皇帝已经意识到大康面临的问题不是宗室、藩王做大,而是士大夫集团做大,需要在朝中有代表宗室、勋贵、藩王这一个权贵系统的人以参政王大臣的身份制衡辅臣和部臣、以及言官。

没一会儿,北静王、方从哲、沈家屏、韩爌诸人来了御前。

“拟旨,设大康武备学堂,召天下宿将进京为朝廷练将,令天下有志于为国家马上立功者报考入学,如同国子监。”

承宣帝命道。

北静王听后倒是心中一喜,先回了一句:“遵旨!”

方从哲等三名文臣却是大惊,诧异地看着承宣帝。

“陛下三思,这样易使武臣以门生为由结党啊。”

沈家屏回道。

“不设武备学堂,他们就不会结党,甚至还会以家族的方式结党吧?”

承宣帝问道。

韩鑛则看了方从哲一眼,见方从哲一直沉默着,他也跟着沉默着。

谁知这时候,方从哲突然也跟着回了一句:“遵旨!”

“遵旨!”

韩鑛见此也跟着回了一句。

“你们!”

沈家屏看了方从哲和韩鑛两眼,这才回应着承宣帝:“陛下,崇文抑武,方能使社稷长安,设武备岂不欲使文武并重,如此,文臣何以制骄兵悍将?”

“朕自有主意,你们拟旨便是。”

承宣帝道。

“是!”

沈家屏无奈地回了一句。

“臣等告退。”

这时候,北静王、方从哲、沈家屏、韩鑛四人拱手说道。

承宣帝则道:“北静王留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