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蓬蒿与凌云木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蓬蒿与凌云木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9: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比起高太后,向太后几乎称得上躺平佛系,历史上的向太后除了错误地立了徽宗之外,一切都处置得高明。

相对于章越,当然向太后更倚重当初策动兵谏的韩忠彦,蔡卞。

同时朝中文彦博,冯京制衡着。

天子如今更多是参加典礼,已显露出未来明君的样子,虽说如今年纪还小,但已经在旁听政事的路上愈加成熟。

章越几乎独揽朝政,但也没有给太后和天子权力失控的感觉。

入朝半年,章越只为一事全力攻伐灵州,其他的事暂时搁置。朝堂下与文彦博,冯京,吕公著等旧党人物保持着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如今攻下灵州,党项割让三州后,章越则开始全面推行他的施政方略。

变法亦是其揽权的重要途径。

空降到一个地方当一把手,面对陌生的本地干部,一般执行如下步骤。

初来乍到不谈改变或急切于抓权。

要蹲下身子用一段时间先了解具体情况,然后提出一个‘愿景’。

这个愿景一般需获得上级部门(往往是调你来此的目的)认可,然后针对现状提出改变方案。

通过愿景你可以抛出你的政治理念,树立一个新的意识形态。

通过新的意识形态对现有部门进行改革。这个意识形态必须师出有名、不能过于轻率,要基于客观现实。若推行不力,极易招致既得利益者反对,导致权力丧失或被架空。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其实改革内容本身并非关键,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过程,对现有人马进行甄别。

然后甄别出哪些是主动向你靠拢的人,哪些是反对你的人,哪些是‘躺平’的人。最后提拔支持者,安插到重要岗位;对反对者则边缘化甚至打压——说来容易,尺度把握却难。

当然胡萝卜加大棒是传统惯用的办法。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筛选之后再进行第二步:提出一个无理甚至过分的要求,从中进行第二波的区分和甄别。

如此,权力便逐步抓到手中了

此刻,章越也就是提出一个愿景。

章越的愿景,也就是自己上一任宰相未完成之事‘考成’,通过考成之法,对现有的官员进行甄别。

先帝在位时,章越地位未固,不敢放手大干,唯恐整顿过厉,招致天子不悦为政敌作为口实。

而如今,时机已然成熟。

考成法之后,方能真正着手‘方田均税法’的推行。

否则地方豪强抵制,官员从中推诿,推行者将束手无策。

历史上方田均税法在元丰时就已经陷入停滞状态,到了元祐司马光索性废除了此法。

但恰恰在章越看来,方田均税法是熙宁变法中,仅次于免役法的良法。

章越一直与冯京,文彦博,吕公著有商有量,如今怕是没有这样的好日子过了。

到了章越这个位置,更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章越深知,大宋官场奉行的从不是末尾淘汰,而是‘首位淘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此刻吕公著宅邸。

吕公著宅邸,一名头戴斗笠的男子,在家丁引领下悄然步入吕宅。

屏退左右后,男子摘下遮掩,正是高太后的心腹宦官梁惟简。

梁惟简道:“右相,太皇太后问你的事,你考量得如何了?”

吕公著道:“此事恐难应允。”

梁惟简道:“右相,左相要借灭夏之功揽权,如今又欲变法改制,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

“太皇太后忧其势大难制……他日篡权擅作威福。”

吕公著问道:“太皇太后不是已一心吃斋念佛了吗?”

“如今皇太后垂帘可谓是国泰民安,这时候轻举妄动不得人心。”

梁惟简道:“可皇太后却将大权尽付于章越,事事由他决断。”

“说到底当今天子与皇太后非亲母子,而太皇太后与天子才是亲祖孙啊!”

吕公著眉头一皱,梁惟简道:“当年章献明肃太后也是要瞒着仁宗皇帝非亲母子之事,方才敢大权独揽啊。”

吕公著抚须沉吟:“你说左相跋扈之嫌,可却是承天下之重,其深得天子和皇太后信重,又有破灵州,逼党项降伏之功,若行非常之举,恐引朝野动荡。”

梁惟简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有西府官员联名弹劾章越擅调禁军,之前兵谏之事,那些辅军也难逃干系,这一次送八千将士往瓦桥关驻守,却又不派一兵一卒救援,怕是有灭口之意。”

“若右相肯牵头,再联合御史台彻查,届时只需一狱吏……”

吕公著骤然变色:“此非君子所为!”

“吾等当以朝堂公议制之,岂可效此所为?”

梁惟简怫然道:“其实无需右相亲为。昔日吕后诛韩信,孝庄帝除尔朱荣,皆在宫禁之内,看似轻而易举。”

吕公著色变道:“你怎不说十常侍杀何进之事。”

“堂堂左相,岂是尔等想杀便杀的?只会祸乱朝纲!”

吕公著心道这梁惟简真是愚不可及,宫内诛杀外戚、勋贵或宦官尚有可能。

但若以此法诛杀士人重臣,必将彻底破坏朝廷纲纪与权力架构。

梁惟简居然想杀章越,整个朝堂都会混乱不堪的。

梁惟简道:“右相,我也只是言及,未必奉行。”

“但灵州已破,左相欲行‘考成’,一夜之间便罢黜了二十七名人浮于事的官员,其手段岂非同样酷烈?”

“他在排挤异党,他日必轮到右相你身上。”

“没错,你们都说左相安社稷,就算此说不假,但此药一下何尝不是虎狼之药呢?右相心念苍生,如何能看左相如此折腾下去,纵使大权独揽,也不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吕公著闻言沉默,梁惟简见说不动只好起了身。

“不送!”吕公著淡淡地言道。

……

汴京的街巷被一层薄雾笼罩,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梁惟简从吕公著府邸的侧门悄然溜出,身上的锦袍早已换作粗布宦服。

他快步穿过幽深的巷子,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声响,他从吕公著府上悄悄离去,出门后早有内侍接应。

天色昏暗,这一带虽有些闲人走动,但已被他手下支开或打发走了。

这一趟夜路,还是安全的。

巷口处,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静候多时。车辕上坐着一名低眉顺眼的小厮,见梁惟简靠近,立刻跳下车辕,无声地掀开车帘。梁惟简钻入车厢,帘子落下的瞬间,他紧绷的肩膀才略微松懈。

吕公著的态度,令他不敢将袖中暗藏的信物取出。

他有心效仿‘衣带诏讨贼’故事,替太皇太后暗中奔走,诛杀这位堪比曹孟德的当朝权相。可惜吕公著与众多朝臣的态度都不支持他所为,这令他不敢将信物密赠给对方。

远处更夫的梆子响起,梁惟简掀开车窗一角,瞥见巡逻的军卒举着火把逡巡而过。

他正要阖上帘子,却忽觉马车一顿。

“怎么回事?”他压低嗓音喝问,却无人应答。

车外陡然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重物倒地的钝响。梁惟简心头骤紧,却见一名醉汉瘫倒在马车上。

“晦气!”梁惟简啐了一口,正要呵斥车夫驱赶,那醉汉却突然暴起。

对方如铁钳般的手掌狠狠捂住他的口鼻,另一道身影从旁窜出,寒光一闪,匕首生生地插入了驱马小厮的脖颈。

梁惟简瞳孔骤缩,拼命挣扎间绣鞋蹬碎了车壁的木板。醉汉的掌心渗出汗臭与酒气,熏得他几欲作呕。

梁惟简被捂住了嘴,余光里另一名刺客正将车夫的尸首拖入巷子的阴影里。

“唔——!”他喉间挤出嘶鸣,指甲深深抠进刺客的手背,却换来更狠的压制。

“老实点!”醉汉言语。

巷口传来脚步声——是巡夜的军卒!梁惟简眼中迸出希望,奋力扭动身躯,脚重重踹向车辕,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头儿,那边有动静!”军卒的呼喝声立即朝马车逼近。

梁惟简生出绝处逢生之意,却见另一名刺客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块乌木腰牌,冲逼近的火把晃了晃。

“皇城司办案。”那人嗓音沙哑,“闲杂人等——退避!”

火把的光骤然一颤。为首的军卒瞪大眼睛。

“小人冒犯!”说罢军卒竟挥手带人退开。

军卒离开后,梁惟简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化为乌有。

黑暗中走出个人来笑着道:“您这趟夜路,走得不太平啊。”

梁惟简目眦欲裂,喉间“嗬嗬”作响。

“装入麻袋扔汴河!”

对方挥了挥手。

不久这位太皇太后面前的宠宦,之前宫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就悄无声息地喂了鱼虾。

次日清晨,梁惟简死讯的信件到了掌管皇城司石得一……以及正身在相府章越的手中。

……

章越将书信放在一旁,对一旁的章实道:“大哥,说了粥里别放糖……别放糖……”

章实闻言有些歉然道:“是,就放了一些石蜜,是交趾所贡,使臣馈了一些至府上来,我便放入一些。”

章越道:“石蜜也别放。”

“我去换一碗。”

“罢了。”

章越放下吃了二分之一的粥,用巾帕拭了拭嘴道:“大哥,你这粥里放石蜜,是不是有什么家事要差遣我的?”

章实连忙道:“就是换换口味,三哥你恁地多心。”

“不过既是三哥儿问起了,确有那么一桩。”

章越看着章实,以及一旁厅堂里玩耍的几个孩童,以及正在后厅与十七娘说话的吕氏心知肚明。

两边分家后,章实仍不时过来小住,给章越操弄些吃食照顾起居。

虽说这些总有下人来办,但章实总觉不放心,要自己亲力亲为方可。

不过章实嘛这事小心思也太明显了。

章越道:“大哥,说罢,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章实见章越将碗搁在一旁,只是轻描淡写一个动作,动眼而不动首,这等睥睨四方的宰相之尊,却令他肚子里的话有些道不出了。

章实沉默片刻后道:“楶哥儿去了,这陕西六路行枢密使是不是也空缺下来。”

“我想阿溪不是如今知河阳吗?”

章越捧茶漱了漱口道:“你倒是安排起我了。”

“阿溪在河阳不好吗?”

章实道:“好是好,就是清闲了些许。”

章越失笑道:“人啊,既要耐冷耐苦,也要耐劳耐闲。”

“阿溪去河阳不过九个月,这就是坐不住?之前他为中书侍郎,你常与我唠叨说阿溪公务繁忙,不知生了多少白发,如今倒觉得清闲。”

章实道:“你身在高处风光无限,却不知低处的光景。”

“如今门厅里都停满了鸦雀,车马不见一辆,实在是冷清。”

“如何受得?”

章越再度失笑道:“哥哥,你倒喜欢热闹。”

“我怎不知道低处的光景,当年我与他都是从低处一路走来的。以往人在低处时,总是物欲横流,有种种的世俗陋规束缚着你,这时你不要轻易妥协,为了贪图一时舒服去附和他们。不要怕被打压,身在低处,你始终要往高处去看,要志存高远,如此早晚有翻身的一日。”

章实闻言道:“三哥你如今是宰相,阿溪被迫出外,但我想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怎么说朝内朝外也是要有个照应。”

章越瞧了章实道:“哥哥,你这是将国事当家事来办啊。朝内宰相姓章,朝外领兵大将也姓章,你也不忘给我们章家把揽朝政,聚贤不避亲啊。”

“我倒怕旁人指着脊梁骨骂,说我用人唯亲。”

章实则道:“三哥儿若有难处也罢了,我也就是提一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