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0章 惺惺相惜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60章 惺惺相惜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听说鲁肃居然是曲阳县土豪时,李素倒是着实惊讶了一下,心中暗忖:

“这倒是我看书不仔细、灯下黑了。一直记得周瑜当居巢长的时候去问鲁肃借粮,就以为鲁肃肯定是住在后世徽省地界,没想到居然是在苏北。那周瑜也够闲的啊,特地跑那么远去借粮?不过也有可能是后来鲁肃因为战乱搬家南下了。”

稍微提两句,糜竺家所在的朐县,大致就相当于后世的连云港。而鲁肃家的曲阳,则是在后世宿迁与连云港交界处。

不管怎么说,反正现在的鲁肃还在老家宅着呢。

听说这个意外收获后,李素也是颇为欣喜,赶路更有动力了。鲁肃的才干可是比糜竺强多了,只是钱少,但李素现在金主已经够用,大贤也要多笼络。

“走,加快赶路,我们先出了芒砀山,到泗水码头上了船再歇息。”李素当下快马加鞭,命令所有人加速,务必天黑前下山赶到泗水边。

这样能趁着晚上睡觉坐船赶路,其他事情上了船安全了,再从长计议慢慢想。

李家商队也巴不得如此,一行人就不言不语埋头赶路。

傍晚时分,终于在沛县与萧县之间的一处泗水渡口,找到了揽活儿的船家,一行人租了足足七八条小船,顺流而下。

夜深人静之后,李素躺在船舱里,把头伸出船篷外,枕在手臂上,一边看着星空,一边想着拉人的事儿,顺便躲避一下逼仄空间内的马粪臭味。

“鲁肃虽然是大才,但主要还是外交眼光好,历史上他最大的功绩,无非是坚持劝孙权不要投降,以及坚持孙刘联盟。这样一个人,放在友军那儿,对于外交关系的帮助似乎比放在自己这里更大,拉过来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弊端呢?

罢了,这辈子刘备的地盘肯定变了,到时候该拉拢谁当外交盟友都还不知道呢,既然如此,鲁肃这样的人才绝没有放过的道理。而且现如今这种‘毫无功名门阀背景但又有学问见识的大地主’,可是不好找啊,一路上就遇到这么一个。”

思前想后,李素很快把“招鲁肃会不会把历史改变得太狠、在未来外交方面出现反作用”这个犹豫,排挤出脑海。这一世的刘备,反正要联盟也极小概率会联孙权了,说不定孙权都没机会接他哥孙策的班呢。

干嘛为十几年后的事儿烦恼,有好处当然是全往兜里揣了。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都是全都要。

……

第二天天亮,一行已到彭城。

李素本来说好了要跟李家商队同行,但李家商队急着赶路,李素却还要再各大城市每处盘桓一两日,把剩下的《孝义录》等宣扬刘备名声的书籍散播一下,邀买声望,两伙人只好暂时分道扬镳。

不过李素一行马快,李单也答应三天后在下相码头等候,如果李素能赶上来,李单就等李素一起走,陆路去东海。

下相县也是项羽的故乡,是去东海路上、最后一处泗水边的渡口城市,再往东就必须走陆路了。

这一天下来,李素对李家商队了解加深后,也想明白一个问题:历史上李典被曹操重视,是因为李家其实相当于霸占了大半个山阳郡的土霸王,曹操是馋他家的几千私兵呢。所以,光招募一个李典也没什么用,如今李家值钱的是李典的叔父,未来是他堂兄,这些都死了才轮到李典。没有家族的支持,光挖李典本人也没多大用处。所以这事儿李素也就不去多想了。

双方分开行动之后,李素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关羽立刻在彭城县城里找了户商人,买了几包石灰,然后把一路上斩杀的山贼人头全部用石灰好好腌制干净。

昨天杀了那么多人,人头还要留着到丹阳的时候,给毋丘毅表功,算是“我们为大军开路杀贼”,这也是多多少少可以换回一些功勋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