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庙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庙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看蔡邕终于选择了合作,李素嘴角终于扬起一丝微笑。

“成交——这里有些许纲领,蔡公可细细揣摩。洞见天道,公不如我;著经驳董,我不如公。你我精诚合作,庶有济乎。经成之后,我会派可靠信使来取,到时候你我联署姓名,刊印天下。待天下鸿儒认可,再行破而后立那一步。”

说罢,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来之前刚写的草稿,放在案头,告辞飘然而去。

蔡邕虽然心痒难挠,但也知道双方的关系还没密切到能窥探对方心中万世天道的程度,也只好先忍住好奇,亲自起身送他出门。

李素心中,当然是早就笃定了“破天人感应”后,如何“立”的对策。

稍微提两句,他的大杀器,就是后世刘基、宋濂、方孝孺从儒家经典里,为朱元璋论证出来的“殿兴有福”神术,堪称帝国时代统治人民哲学的最高究极形态。

“殿兴有福”说起来太复杂,就挑核心的一点,那就是把“天子当有天下”的德,分成了两部分。

首先是跟公孙弘论证的《公羊传》一脉相承的,仍然是“谁统一了天下,使百姓不用再打仗”列为最大的德,配享有天下。

同时,也承认“天命有变、存在朝代更替”这个大家都承认的点。

但最关键在于,刘基和宋濂极为创造性的加入了一条反推:既然“使天下不再打仗是至德”,那么使“天下重新开始打仗”就是“至失德”,是要被天谴的,这种天谴,就能抵消掉“天命”。

因为朱元璋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缓称王”就意味着他的反元资历比较浅。如果反元是“至德”,那就该红巾军早期领袖来当皇帝,他杀小明王也会成为大罪。

所以,朱元璋才弄了这条“哪怕之前的朝代已经到了该被推翻的程度,彻底失德了,但第一个起来造反的人,依然不得好死。因为第一个造反的人使百姓从和平状态重新进入了战争状态,是要遭天谴的”。

如此一来“反元晚”这个弊端,在这套话术下,就变成优势了:他和刘邦都属于知道暴秦/暴元无道,天命变了,但他们不愿第一个跳出来把百姓引入战乱。他们是其他反贼已经把百姓引入战乱后,出来收拾残局的,所以收拾残局的人才既有统一天下的天命,又没有首引战乱的天谴。

这就叫“首倡必谴,殿兴有福”。

而且历史上这套理论也有很多事实论据:秦第一个大一统,改变了之前的现状,所以秦不得好死吧?

秦是暴秦,反秦有理,但陈胜吴广第一个起义,所以他们也不得好死吧!就该苟到最后才出手、眼见天下已乱、“被迫拿起武器拯救人民”的刘邦来得天下!

所以第一个篡汉的王莽该死、黄巾军的张角也该死、隋最初改变现状所以短命,

杨玄感、黄巢……乃至朱元璋身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统统该天谴灭亡。

第一个造反的都是主动挑衅,被迫收拾残局的人才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者得天下。

当然这些事实论据,凡是张角之后的,李素目前暂时用不上。但刘基宋濂那套哲学神术理论、论证过程,他却可以直接照抄。

只要蔡邕第一阶段完成得好,他就把这个一劳永逸的“立”慢慢放出来。

凭着这份功劳,李素在汉灵帝驾崩之前,能捞到的赏赐升官,想都不敢想。看看汉武帝当年对公孙弘和董仲舒的赏赐有多重,就知道了。

而且这种神功是跨越朝代、死后是要配享孔庙、一直配享到君主制在华夏结束的那天——说句难听的,哪怕李素死后几百年汉朝还是亡了,但只要华夏还有君主制,新皇帝也依然需要利用这套理论警告臣民。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