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5章 如果你诚心诚意被我利用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5章 如果你诚心诚意被我利用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当天午后,襄邑县城内,一座平房小院内,午睡方醒的蔡邕,见了首席高徒顾雍灰头土脸的颓废样,不由盘问起这两天的异常。

顾雍倒也实在,并无隐瞒,一五一十说了。

蔡邕闻言,微微皱眉,放下面前的书卷:

“唉……元叹,你怎能如此鲁莽行事,读书人的事儿,就算是冒名伪作,也不至于明火执仗去跟人理论,你这几年的养气功夫都修到哪里去了?”

“这《孝义录》我也看了,文辞是粗鄙琐碎了些。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者所以载道也,能使市井俚俗明其理,孝义之道播于伧夫俗子,此书目的也就达到了。子曰有教无类,于我又何辱之有?淡泊处之也就罢了。”

顾雍心里也觉得委屈。他也不是想伤人,本意就是去理论,只是发现李素不是普通的良善书生,而是带着不少武夫随身。顾雍明知自己的随从打不过,要是武力上不做准备,万一被李素的人反揍了呢?这才请了个本地有名的游侠保镖见机行事。

他觉得自己也没招呼典韦先动手,明明是对方那红脸长髯的壮汉先挑明了话、觉得读书人叽叽歪歪,才过了几招。

估计典韦就是为了不退定金才装模作样出手的!反正最后也出工不出力没打出伤亡。

而且汉朝人太讲究尊师和孝道,有事弟子服其劳。

这次恩师返乡,他作为蔡邕在吴郡设学所收诸弟子中、学问人品最受师傅赏识的一个,他家钱财又多,才代表其他师兄弟护送恩师北返。要是遇到了冒名恩师的事儿不闻不问,回去他也不好向其他师兄弟交代。

这种事情很没面子的,会被嫉妒他的师兄弟指指点点留话柄。

罢了,就认了这个亏吧,人在江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

领受了一会儿蔡邕的教训之后,还是蔡琰跑出来说合:“爹,师兄也是维护您,本意不坏,所幸双方都没伤到人,便作罢了吧。”

双方趁机住口。

蔡邕在院中弹了会儿琴,便也渐渐忘了这事儿,心中如是想道:“回到陈留也有七八日了,再歇几日,便让元叹回吴郡。这一路让他奔波护送,也辛苦了。”

蔡邕已经丢官下野整整十年,这十年一直隐居吴郡收徒育人。

一直到两年前,也就是中平二年,随着天子彻底解除党锢,他才可以比较便捷地自选是否回故乡陈留。只是在吴郡住得久了,也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当地徒弟又多,他才没舍得立刻返乡。

但是去年年底,南方也爆发了贼乱——长沙贼区星作乱,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负责讨贼,至今还没彻底剿灭。

这一场兵乱,着实让蔡邕认真思考了一下前途。原先他一直以为南方是躲避兵乱的好地方,天下虽乱却也始终是北方乱。

区星的崛起,改变了他的想法。吴郡虽跟长沙距离很远,但会稽前些年可是爆发过许昌父子反叛的。如今在吴会一带颇有威望的孙坚去了荆州,谁知道吴会会不会不稳。

所以思前想后,蔡邕在吴郡过完正月,二月份起就启程北返。他家都是文人、女眷,走走停停,赏玩风光,行程缓慢,一路竟走了将近两个月,直到四月初才抵达陈留。

蔡邕本意是回故乡圉县,但顾雍劝他说圉县交通不便,不如就在襄邑安顿下来,反正也就隔了几十里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