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0章 过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干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40章 过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干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皇帝从段珪那儿得知了刘备事迹始末后,当天就召见了大宗正刘虞,问了一些关于刘备的身世、谱系。

虽然皇帝的脾气比较三分钟热度,没有说更多,也没明言刘备可用。

但仅仅是这种程度的查问,也足以让刘虞意识到,刘备这个“汉室宗亲”中新晋的后起之秀,恐怕是要走运了。

毕竟,能让皇帝听说你的事迹,对于县级的小官而言,本身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

从宫里回来后,刘虞思之再三,又亲自再看了一遍《孝义录》的最后一卷,然后就提笔给自己的老下属、涿郡太守韩卓,写了一封信。

韩卓是一个在幽州混了十几年的老官僚了。当初刘虞担任幽州刺史时,韩卓还只是涿郡下面某个县的县令。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之后,涿郡原先的官吏因为战乱损失了一波,韩卓年限资历也积攒够了,算是在战火中得到提拔,成为涿郡太守,如今已经在那个位置上干了三年。

虽然刘虞离开幽州已超过十年,但凭着早年在当地积攒下的威望,刘虞只要愿意给幽州各郡太守写信提要求,太守们基本上是莫敢不从。

起码得到幽州刺史陶谦这个级别,才敢不给刘虞面子。

刘虞信里也不废话,就跟韩卓直说:弃官回涿县统领义勇击贼的刘备,其事迹、孝义已经传遍京师,而且是直达天听,连皇帝都垂询了,还到宗正府问过刘备家世谱籍。

话说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韩卓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干。

反正今年涿郡的孝廉名额还一个都没用呢,加上涿郡人口虽然不算很多,但因为是属于幽州的郡,所以能享受到“举孝廉所需的人均户口数减半”的优惠。

这就相当于高考录取率翻倍了,竞争本来就不会太激烈。

刘虞的信大约三月初九寄出,不用走特别快的加急信使,就正常投递,大约八天之后抵达了涿郡。

韩卓得信立马处理,花了几天寻访、了解材料、增补当地新近考证到的被察举人先进事迹,大约三月二十完成察举奏表,递送给朝廷。

一来一去,半个多月的时间,三月底的时候,这份察举奏文终于抵达京城。

……

三月二十九,明天就是月底的休沐日。

李素也已经在宗正府上,担任“公主家丞”这个过渡性的芝麻小官,也有大半个月了。他已逐渐适应了自己名义上的本职工作。

这段时间干下来,他也大致理解自己的工作为什么品秩只有区区三百石、位居宗正府诸多僚属中的最末尾——

因为这活儿实在比较清闲,又没什么重大的职责。除了每天点卯不能翘班以外,只要你人在衙门,偷偷懒也没人管。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稍微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宗正府上的各个“丞”,主要的职责便是核验宗室/外戚的血缘身份,勘合编写谱系籍贯,类似于派出所的户籍警。

而管刘姓宗亲的“宗正丞”之所以繁琐,便是由于要核查刘姓王爷、侯爷的妻妾子嗣,有没有明显血缘破绽的。

比如要是某个王爷跟他老婆一年多没见,他老婆却生了孩子,那宗正丞就要把这个信息记录在案,不能让野种写进宗室簿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