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歧仙 > 正文 序一 山美水净,先生方正

歧仙 正文 序一 山美水净,先生方正

作者:莫惜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8:06 来源:笔趣岛

青牛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至少在方正看来这里是他活到如今见过最美丽的。

方正自己觉得有些词穷,这让往常总是以“才子”自居的他也有些郁闷。他不是难以形容此处的风景,只是难以表达自己的过往。说“此生”有些不对,因为对于此生来说青牛山只是他见过的第一个地方,无所对比,不敢妄论。说“一世”也错了,因为这已是他的第二生。

至于说这里美,方正觉得倒是无关山水风景,此处山水虽美却也不能秀甲天下,至少没有他在地球时去过的九寨沟秀丽。方正之所以觉得这里大美,确实因为这里有着一些与地球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灵气”。山水有灵,草木有灵,万物皆有一种不同的活力。这是方正来到这里三年时间对这方世界最深的体会。至于因何如此,方正确实懒得去探究。山水大美,方正甚为欢喜。

方正尤记得初到此地的不安与忐忑。三年前还在地球的方正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普通人,如万千在世间挣扎的平凡人一般走在一条既定的命运轨迹之上。毕业之后就应该是找份工作,然后开始努力生存下去。唯一不同的也许就是他没有别人那么大的紧迫感和压力吧。没有父母的催促,不用在乎亲友的眼光。这些他都没有。所以毕业之后的方正开始他的第一个梦想,游历。方正觉得自己是在游历,虽然别人都说这是旅游。

方正不知道自己从何处而来,因为他自从记事起就生活在孤儿院。对于这样的事情他倒是没有多大感触,毕竟孤儿院的小孩子都一样。他所在的孤儿院也有自己学校,所以方正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时已经读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九个年头,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方正很庆幸自己的幸运,生活在那样的环境至少没有让他为那些关于身世的事情伤神。读完义务教育的他已经有了一些自立的本事。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方正看来成熟的迟早和穷富没有多大关系。也许只是因为穷人家的家长为了生活更加忙碌一些,所以那些孩子也要如同孤儿院的自己一般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罢了。方正喜欢读书,所以成绩一直都很好,对历史文学尤为喜爱。初中开始就在老师的帮助下给一些报社杂志投稿发文。一直到大学也不曾间断。不多的稿酬加上社会福利,这些年来在物质方面倒也没有别的孤儿那般紧迫,甚至有些积蓄。这也是他在大学毕业后没有忙着找工作而是到处游历的基础。

似乎每个读书人不论有没有本事却都多少有些怪脾气。方正的怪脾气就是认真。这倒也不是说做人做事太过较真,只是他对自己心中的想法很认真。譬如“游历”这件事情。方正也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从何时起在心里滋生,还记得第一次将这样的想法在课堂上说出来时惹得大家笑的甚是欢快,都说方正的梦想是长大之后到处旅游。让当时的他有些尴尬羞涩。只是从那时起,每当别人这样说的时候,方正都会很认真的纠正说是游历。直到后来方正也因此得来一个“黑桃K”的绰号。黑桃K ,长方形的形状,这跟他的名字有关,而上面画的那个形象冷着一张脸却是在形容方正不爱笑。方正对此倒是没有多大抵触,有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挺有意思,想着至少不是“梅花K”。毕竟梅花有那么点霉运的意思。

方正之所以会到这里也是因为这所谓的游历,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走遍了祖国的很多地方,直到在西藏遇到地震来到这里。除了最初面对陌生世界的紧张和迷茫之外,方正到没有太多别的感触。他本身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而且在这世上也没有太多的牵挂。也许唯一能让他心中有所牵绊的也只有那个生活了十多年的孤儿院和为他取名教他做人的老院长了。只是如今桑田沧海,再见也只能成为奢望了,也只能在心底默默的送上一声祝福罢了。

初秋的天气已经有些凉意。方正手中端着一个粗瓷茶碗,望着对面青牛山上漫山的红叶和山下人家烟囱中冒出的袅袅青烟,神情带着些许忧伤。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淡淡的伤感,许是忆起了过往,勾起了怀恋,许是想到了今后有些迷茫。

方正来到这里是三年前的一个春天。在西藏遭遇地震被埋进土里他就陷入了昏迷。本以为此生就要这样草草的结束。轻轻的来,轻轻的走。那地覆天翻的场景还可以为他这平凡的人生添上一分鲜艳的色彩。唯一的遗憾只是自己依然没有看完这大好的河山。却不曾想老天爷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让他“游历”到了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

听村民说他是被村里的猎户张奇救的。据说那天张奇早早出门准备上山打猎,却不想在青牛山下遇到了昏迷的方正。本以为是个死人,正大感晦气,准备挖个坑埋了也当做件善事了。毕竟以前村里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也都是如此处理的。

青牛山属于大凉国西北天正行省宾县治下。和北齐国接壤。作为大凉子民的青牛山人有着自己的骄傲。当今的凉王雄才大略,大凉国富民强,没有战乱,不曾饥荒。这就是凉人最大的幸福。而与其接壤的北齐人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偶尔会有逃难的北齐人逃到这里。所以在青牛山下遇见一个死人对张奇来说也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

打定主意的张奇远远的瞅了几眼,毕竟战乱就代表着瘟疫,虽说已是初秋时节,但小心一些总是好事。好在大多数的疫病都有着明显的在外表现,倒是很好判断。张奇老远的打量着躺在地上的方正。见到方正漏在外面的脸上无伤无痕,也没有疫病特有的症状。张奇胆子大了起来。直接来到近前查探,发现方正还有呼吸,张奇也是舒了一口气,毕竟救一个活人总比埋一个死人要好上太多。就这样,张奇背着方正回到了村里,在村长的安排下在张奇家里躺了三天醒了过来。

三年前方正醒过来的日子正好是今天。只是让方正有些迷惑的是自己遇难于春天,来到这里却是秋天,似乎变换的不仅是空间,还有时间。时空的奥秘当真让人难以琢磨。

醒来之后的方正不知何去何从,面对这陌生的时空有种发自内心的孤寂和无力。好在神奇的是这不知处于何处时空的大凉国在文字语言方面竟和地球的华夏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算是对方正唯一的安慰吧。至少在沟通交流方面没有什么问题。恰好那时大凉王昭告天下,号令凉国上下以村为量开办私塾,以蒙万童之智,育栋国之才。凡有私塾的村子可以免三年赋税。

虽说青牛村都是一些没什么文化的山野乡民,倒也明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何况还有免税三年的好处。于是在村长宣布完这一消息之后自是欢天喜地干劲十足,直呼王上英明。建一所私塾不算什么难事,青牛村虽说不大但也有近百户人家,适龄的稚童也有好几十个。建几间用作村学的房舍没有什么困难。这些有孩子的人家自会出钱出力。只是教书的先生却成了大家最大的难题,以村长的本事倒是足够胜任,只是年事已高,却是经不起这样的劳累,毕竟教书育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一所刚起步的村学,所劳的心神定然很大。

这时的方正也从这莫大的惊变中走了出来。这样的命运神奇和时空变幻已然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不是人力所能改变。回去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生存下去就成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自己的能耐方正很清楚,不通耕种,不会渔猎。唯一的本事就是这十多年读书时所学的那点知识。想来既然言语相通,文字相同,那么文化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这样的封建社会所教所学也无非就是一些文史礼教类的东西。而此类的知识最大的表现和用途又正是体现在语言交流和待人处事方面。所以由此来看,这个教书先生的身份到正是适合自己。作此考虑,方正毛遂自荐,再经过村长的考教便没有意外的成了青牛村村学的第一任先生。教材是由大凉国国学府统一印发的官方教材。方正拿到手里时还准备细心的研究一番,毕竟先前的判断皆是自己的主观猜测,而教书育人却是经不起半点的马虎。怀着几分忐忑,经过一夜的揣摩方正才算真正的放心,不出他的预料,所有教材都是一些凉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一些“孔融让梨”“孟母择邻”之类的内容。其中也不乏一些歌功颂德的东西让方正感慨天地不同却事故相似。唯一让方正有些意外的是其中竟然有着一些最基本的数理知识。这又让他对这个大凉的国主生出了几分敬佩和好奇,要知道这样的教材对于封建社会而言确实是十分的难得,看来这凉国能有如今的国力倒也算是必然。

青牛村第一所村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了起来。就在书舍刚刚建好报以县府登记之后,青牛村迎来了邻村清水村村长的造访。清水村和青牛村相距二十余里,规模类似,本身也有着独自办学的资格,只是同样苦于没有教书先生而难以成学。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无奈之下听闻青牛村已经经过了县府的批准,准备择日开学之后,羡慕之余只能过来商谈,看能否让清水村的适龄童子到青牛村求学。至于这样不能享受那三年免税的好处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清水村那些孩子的父母为此还备了一些礼物让村长一起带了过来。对于清水村的到访青牛村的村民在意外之余倒是满心的自豪,觉得在清水村民面前似乎高了一等,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对于借学的事情在村长征求村里意见时倒没人反对。这时作为两村村学唯一先生的方正名声地位在这一刻却是无限上升,竟是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连救他回来的猎户张奇都享受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荣耀。每个碰见他的村民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声“救的好”。每逢此刻,张奇都是一脸的笑容,灿烂如花。

当青牛村长带着清水村的访客来拜访方正的时候他已经住进了他的新居。村民在村子北边地势最高的地方盖了一大一小两间院落,大的做私塾来用,小的就是方正先生的居所。这倒让方正很是感慨,身份的提高带来的好处确实不小。看来自己主动做了这先生倒是没错。不然自己孑然一身就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住在张奇家里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

方正的新居地理位置很好,坐北朝南的小院紧邻着村学所在。站在屋子门口就能望见全村的风景,南边的青牛山更是清晰可见,似是整方天地皆在眼中,使人不由得生出几分豁达豪迈。最让方正满意的要数这青牛山特产的一种山茶,或是因为这个世界万物有灵的缘故,这种山茶泡出的茶水尤为清香,这是方正在地球上从未品过的美好。方正本是一个好茶之人,虽说未曾品过前世那些最最名贵的好茶,但他也确信地球上即使最最顶尖的茶叶也比不上青牛村的山茶。那种味道好似灵魂的升华,有着难言言喻的美妙。

清水村长的到来让方正有些意外。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喜热闹的人,加上为了研读教材,搬到这里的这几日也不曾外出。没有听到清水村到访的消息。只是意外之余方正倒也不曾怠慢,抛却青牛收留之情,来者三人介是长辈,方正沏茶让座,尽足了为主之礼。这倒是让清水村的两人在惊宠之余也轻松了起来。似乎这个年轻的先生是个不难相处之人。后面的交流更是顺利之极,在青牛村长表明清水村的来意之后方正自是满口答应。至于清水村带来的礼物方正更是婉言谢绝,只是留下了两包茶叶和一本古籍,最后清水村长硬是留下了一些村民自家做的吃食方才连声道谢离去。

至此,村学开办,因清水离此不近,授课时间定为晌午。清水孩童由各方家长轮流看送至青牛求学两个时辰再接回。方正所教两村孩童共计三十九人,最小五岁,最大十一岁。方正的教书生活由此开始,时间如梭,一晃三年,稚童长成了少年,方正,依然是那个方正,先生方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