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首辅曹洪 > 七十九 踏上归途

首辅曹洪 七十九 踏上归途

作者:何郎敷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45 来源:笔趣岛

次rì,郡府高朋满座,扬州刺史陈温,庐江太守刘勋,四大家族家主,以及扬州各郡世族都派了人来,参与曹休的冠礼仪式

仪式非常盛大,而且正式,陆纤在仪式之上说了一大段话,大意就是说曹休勤奋好学,品格谦恭,克己复礼,仁厚聪敏,更把他读过的书籍念了一遍,表示曹休这个小伙读过很多书,其知识量已经答道了可以冠礼的标准

这是曹cāo第一次旁观别人冠礼,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的冠礼是由一个非常出名的当朝名士何休主持的,曹鼎为了请动这位大学士,不但花了重金,还亲自到洛阳请此人南下扬州。

说起何休,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也许不太清楚,但是对于看遍国学珍藏的超级雇佣兵曹洪来说,何休其人,他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说汉末第一大儒是郑玄的话,那么还有一人能够与之比肩的就是何休,世上学子称郑玄为‘经神’,指的就是他注解古代经书非常jīng准,而且见解极为独到,在汉朝的学术氛围和后世相差其实不多,一本古书同样会被当代学着逐字逐句的研读,注解,然后生成一部有新意的作品,比如曹cāo的《孙子略解》就是注解了战国兵书《孙子兵法》

这郑玄号称遍注儒家经典,包括了《诗》、《书》、《易》、《礼记》、《chūn秋》五经,还有《京氏易》、《公羊chūn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等,他都注解过,其作品微言大义,发人深省,流传天下,才名远播,就算以经学治家的世族如袁家,杨家中人,也对郑玄的学术水平推崇备至。

而和郑玄齐名的何休则被称为‘学海’,说的就是其才学浩如烟海,和郑玄浩如烟海的著作不同,何休成名乃是因为注解了《谷梁传》一书,这《谷梁传》也是儒家经典,在何休成书之前也被几个家族奉为经典治家,但是何休一部《谷粮废疾》3卷问世之后,这谷梁传顿时成了文学的糟粕。

《谷粮废疾》的意思就是这《谷梁传》的问题如人得了瘫痪废疾,难于复起,主意在于驳难古书,也就是推翻前人的理论,要知道这事极为考究学术能力的做法,如果不jīng于书中内容,是绝对没有胆子驳难前人理论的,毕竟古书早就被人奉为经典,但是何休偏偏有这个本事,《谷粮废疾》问世之后就连jīng研《谷梁传》的家族也不敢出言驳斥,士子更把此书视为糟粕,不再研读。

自此之后,何休又著了《左氏膏肓》,《公羊墨守》两书,驳难《左氏chūn秋》和《公羊传》两书,一样把两本古书说得体无完肤,这三本书被天下士子称为“三阙”,就是说其理论幽微,难于通晓,如三座宫阙高不可攀

冠礼大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意义是非常的,有一种说法,冠礼大宾德行越高,那么冠礼的孩子成就的越大,但是在曹洪看来,大宾的身份更多的,是表示长辈对晚辈冠礼的重视和关爱。

当年曹洪冠礼的时候,曹鼎请来‘学海’何休,就是表示自己对侄儿的溺爱和对曹洪未来成就的期待,如今曹休冠礼找来陆纤,一样是曹鼎这位长辈对自己这个孙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因为曹洪冠礼那是数年之前的事情,黄巾之乱还没有爆发,汉朝虽然有党锢之乱,但是天下乱象未成,学着是大宾的最好选择。

可是现在天子蒙尘,朝纲崩坏,天下大乱,学者冠礼远不如一个有实力的好强冠礼来得实惠,至少如果曹cāo败亡,曹休还能回来投靠陆纤这个冠礼大宾,看着陆纤为曹休带上了头冠,曹洪心中对曹鼎的尊敬又加深了一分,这位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曹家长辈对于曹家子弟,真是煞费苦心。

当然,十五岁的曹休不能理解祖父的苦心,只有曹洪这个身在历史之中的旁观者通过自己的旁观和对历史的了解才能分析出这种深层的感情,曹洪看向曹鼎,此时曹鼎正满脸欣慰的看着曹休,好像还长吁了口气,似乎放下了一个重担。

这时,曹鼎的目光也向曹洪看来,察觉对方正在看他,随即对着曹洪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曹鼎在主位之上,曹洪则在下首相陪宾客,两人中间还有很多前来管理的宾客,中间还有穿梭的下人,现场很是嘈杂,所以曹洪趁着他家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遥遥对曹鼎拱了拱手,为他的良苦用心致意,曹鼎见状一愣,随即想到了侄儿体会到了他的用心,更露出了放心的笑容。

“子廉经过一番历练,果然成熟了很多,想必已经看清我的用心,既然如此,阿旺交托给子廉,我也放心了。”曹鼎心中暗暗想道。

冠礼仪式结束之后,歌姬和乐师开始演奏歌舞,各种珍馐菜肴也陆续呈上,而曹休也有了表字,那就是文烈。

席间,和曹洪做了买卖的扬州大族都过来和曹洪敬酒,曹洪含笑相迎,刘勋上前敬酒时笑道:“子廉,你可真会享福啊!啧啧,我郡中有这等美sè,我还不知,倒给子廉拿去了,真是可惜。”

曹洪大笑道:“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旁的顾雍笑道:“子廉真是出口成章,这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实在是道出了天下男儿的心声。”

曹洪笑着向顾雍举杯说道:“元叹,这次再北上,就不知何rì回到扬州了,盛家子弟元叹可要多多照顾,还有那些不愿意和我北上的下人,劳烦元叹也赏他们一口饭吃。”

顾雍答道:“子廉和我十多年交情,这事要办不到,扬州子弟都要笑话我顾元叹了!倒是子廉这次北上,我祝你马到功成。”

曹洪和顾雍碰杯,笑道:“谢元叹吉言。”

接着,又是一番劝酒,饮酒,席间众人尽欢而散,宾客散尽之后,曹洪向曹鼎和盛宪请辞。

两个长辈没有过多的嘱咐,只是道了一声珍重,随即,曹洪带着刘晔,史阿,盛美贞,乔氏姐妹和五十个襄邑县兵离开了郡府,前往吴县兵营,准备带领士兵,壮丁,民夫,自重,牲口,军备北上,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曹洪的侄儿,曹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