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九章 遇事不决问赵骏(跪求推荐票!)

第(1/3)页

宋代对于上书弹劾这件事情是极为看重的,特别是仁宗时期的官员们,多为清流。如果有宰相被人弹劾,即便没有实质证据,也往往要上书请贬,然后自己辞职走人。

这几乎是宋朝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仁宗朝有二十三个宰相,其中十五位都是被弹劾罢相或者被弹劾自己辞职下台,可见规矩之森严。

所以吕夷简被当众弹劾,这个时候他应该做的是上疏自辩,然后向皇帝请辞,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吕夷简是个权力**很大的人,历史上他虽然与范仲淹进行了辩论,引发了轰动朝野的朋党攻讦之事,可他并未上疏请辞,而是仗着仁宗庇佑,将范仲淹和支持他的人全都贬官。

这一行径使得他的风评急转直下,受到朝野非议,以至于后世把他当成了奸臣。

实际上吕夷简并不坏,只是他权欲心太大了而已。

此刻就在赵祯准备把范仲淹提为陕西路运转使的关键档口,范仲淹忽然弹劾宰相,令满朝震惊,更令吕夷简措手不及。

他与赵祯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骇以及迟疑不定。

现在怎么办?

还能够继续任命范仲淹为陕西路转运使吗?

两个人都在心里给这件事打了个问号。

范仲淹权知开封府,是从四品。

而他要去担任的陕西路转运使是正三品,属于升迁。

并且还不是散官或者虚职升迁,是职事官,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结果任命还没下达,范仲淹却公然率先弹劾宰相。

要是硬着头皮继续把范仲淹提到陕西路转运使的职位上,那吕夷简还干不干了?

这边范仲淹刚弹劾了吕夷简,朝廷就升他为陕西路转运使,不提吕夷简宰相的威严何在,单说这无疑会开个先例,让人误以为弹劾宰相就能升官。

结果就是吕夷简必然会被群起而攻,无数弹劾如雪花般飞到赵祯桌上,吕夷简到时候也只能是黯然下台的结果。

也就是说,要想完成把范仲淹调去西北当转运使的工作安排,首先得干掉赵祯的肱股之臣,还是一路陪他走来,情如师徒的吕夷简,这让赵祯怎么接受得了?

可要是不罢吕夷简的话,那范仲淹肯定就没办法去陕西了。至少得先贬他的官以示惩戒,然后才能以后再找借口把他调去西北。

这怎么办?

“陛下!”

吕夷简权力**如此之大,自然不愿坐以待毙,立即反击道:“范仲淹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臣绝没有任人唯亲。”

范仲淹说道:“陛下,西汉成帝信张禹,终酿王莽之乱。唐朝玄宗信李林甫,以令安史为祸四方。臣恐今日朝廷有张禹、李林甫也,若陛下不能定朝廷官员升降之次序,那这朝廷到底是丞相的朝廷,还是陛下的朝廷。”

诛心之言!

吕夷简脸色大变,连忙反驳道:“自周公设百官,划定职责,分掌天下事。百官各司其职,由宰相统领,效忠天子。天子不能亲历天下事,宰相及百官本就应为天子分忧,若有宵小好高骛远,越职论事,礼制崩坏,则天下乱矣。”

“周公设百官定礼制,天下人人守礼则天下安,然若大臣乱政,不守礼制,小臣定当尽节用命,以求陛下拨乱反正!”

范仲淹向着赵祯拱手一礼,表情极为严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