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七十一章 少内斗,多干事(感谢云哥盟主打赏)

第(1/3)页

跟日本的国仇家恨搁一边,大宋是真的需要日本的各种矿产,以弥补自身黄金、白银、青铜、硫磺、硝石等矿产不足的缺陷。

而且赵骏出的主意又不是武力入侵,而是遥控指挥,本身就不需要真的出兵大规模攻打。

虽然手段是不光彩了些,可这能实际解决大宋面临的困境。

但即便如此,这些士大夫们也是犹犹豫豫,完全不考虑用一些小手段就能给大宋带来多大的利益,简直能把赵骏的血压给拉满。

要不是他最后威胁,恐怕那群人还是会不答应。这让赵骏怀疑,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得好政治?

难怪大宋灭亡得这么快,皇帝与士大夫阶级的能力和胆量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好在最终众人应下,并且赵祯也承诺会立即让皇城司去调查日本国现在的情况。

这令赵骏勉强压下了火气,开始下一个议题。

很快会议上午巳时短暂结束,因为大家都饿得饥肠辘辘了,王守忠在门口一直不敢进来,赵祯看到了之后招呼他,才想起来肚子有些饿。

主要是赵骏之前讲的东西都比较笼统,但现在开始细说之后,所有人都不自觉被吸引,从而听得入神,忘记了时间。

所以在王守忠的提醒下,会议先停住,大家在巳时末刻,吃了顿不早不午的饭,中午继续开会。

过程当中赵骏讲了很多事情,除了派船队前往美洲搜寻农作物以及经济、文化以及半军事入侵殖民日本,或者说殖民日本本州岛的石见地区,掠夺他们的矿产以外,还有塑造意识形态。

内容就是如果想短时间内平息民间日益高涨的阶级对立,可以办报纸,打造民族主义,把辽国和西夏塑造成敌人,在民间不断渲染情绪,转移内部矛盾。

只是这个提议刚说出来就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不管赵骏怎么骂他们,他们反正打死都不同意,颇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味。

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让辽国和西夏彻底敌视大宋,可能会让辽夏之间形成同盟,共同对付大宋。

这让赵骏又很不高兴。

对于他来说,效仿新中国那样,收复失地以及强盛国家,让汉人以及中华民族的所有百姓过得好才是真理。

至于辽国西夏以及周边异族,要是你们愿意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赵骏当然乐意接纳。

但你们要是成为华夏民族的敌人,还欺负汉人百姓,那就不能怪他手黑。

而且塑造意识形态,还有利于调动百姓情绪,让百姓恢复到汉唐那样尚武精神,从而在将来攻打辽国和西夏,收复故土的时候,更能势如破竹。

因此民族主义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考虑到就宋朝这些统治者们的尿性,以及目前宋朝军队的情况,就单单一个西夏都能给他们揍个半死,更别说武力强大的辽国。

所以赵骏最终也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等将来对军队进行改革之后,再谈这件事情。

然后就是其它一些细节琐事。

如茶法改革、盐法改革,效仿明初时候戍边的开中法,在入中法当中加入盐引。还有冗官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及目前大宋面临的其它困境。

一直等到赵骏说完了自己很多大方向可以改变的事情之后,下午时分,众人才开始正式进入共同讨论的议题。

之前都是赵骏在讲,众人在听。现在就变得畅所欲言,各自聊起了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就当是提前在给赵骏介绍目前大宋的现状。

此刻观稼殿非常宽敞,大门和窗子全都打开。七月初的下午凉风习习,吹入殿内,散去了盛夏时节的酷暑,带给人一种无比的舒畅。

赵骏手里捏着茶杯,瞥了眼门外,侍卫们离得很远,只有王守忠在殿外头伺候,眼观鼻鼻观心,对殿内的谈话充耳不闻,显现出了相当高的宦官素质。

“这就是现在大宋的冗官情况,景祐二年,自门荫入仕者,足足有八百三十四人,而科举入仕者,才九十六人,纵使加上特奏名,也不过才一百零三人,远远少于门荫。”

范仲淹看了眼默不作声的吕夷简王曾等人,继续说道:“如今大宋官员四万两千多众,门荫入仕者达十之**,没有职事者足有四分之一,朝廷每年要为他们发俸禄四百余万贯”

“这还只是基础俸禄,其余职钱、餐钱、茶汤钱、职田、绢布、春冬服、从人衣粮、茶酒、厨料、冰炭薪、禄粟、恩赏钱、香料钱,林林总总,加起来国库一年要花去一千六百万贯钱。”

“并且朝廷已经待他们极好,可下面有大量的地方官吏,在拥有职田的情况下还继续扩充田土,偷税漏税,拒不履行缴纳税费,且贪污成性,目无法纪,肥私亏公。”

“我想问问大家,四万两千多名官员,其中还有一万多人没有职事,只是领着各衙门的寄禄名头,就能在家无所事事,每月领到几十上百贯。”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