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四十八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四十八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几天来赵祯他们也就是偶尔去一趟后苑,因为长时间在后面待着,政务积压了不少。

景祐年大宋还算风调雨顺,没有太大波澜,但前两年江淮还出现洪涝灾害,后患不小,去年江淮就没有交税,是赵祯用内帑帮江淮地区交的,到现在当地百姓生活还很艰难。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一些内乱,比如今年年初两浙路就有农民因为高昂的盐税和茶税而造反。

宋代盐和茶都不是官府在弄,而是摊派给百姓,由盐民和茶民晒海盐和种茶来维持,官府会控制盐场和茶场。

这些农民就是所谓的“官监盐户”和“官监茶户”。

等盐和茶制好之后,官府会进行统一收购,就是以极低的价格近乎抢劫一样把九成九以上的盐和茶收走。

比如海盐,海盐在盐户那收走的价格大概是两三文钱一斤,而官府售卖的时候敢卖二三十文。

这还是比较便宜的时候,贵的时候能达到50-70文,甚至100-300文的时候也有,这一中间转手居然多了几十上百倍的成本。

茶叶也是一样,差一点的茶几文钱收,好一点的茶十几文,最多不超过三十文,卖的时候就一百到三百文一斤,头金和蜡面茶更是能达到每斤四五百。

所以大部分盐户和茶户都宁愿把好盐和好茶卖给私人商贩,百姓也更愿意买私人商贩的盐和茶。因为私茶和私盐的质量更好,比官盐和官茶还便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地方官府一看,这怎么行呢?这不是抢我们的钱吗?于是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他们对盐户和茶户以及没有茶引和非官盐商的私人贩子重拳出击,到处抓人,结果就造成了东南一带常有盐户和茶户造反起义。

赵祯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全都处理这些政务了,还是老规矩,小规模起义就能收编就收编,不能收编就派地方厢军镇压,算是勉强解决了这些麻烦事儿。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上午大概10点钟的样子,古人起得早睡得早,皇帝和官员们早上3点多钟起床上班干活,到现在其实已经算是下午时间,再过那么七八个小时就该到傍晚睡觉的时候。

此时赵骏正在上课。

他现在的生活作息是早上4点钟起来洗漱一下吃个早饭,然后让御医扎個针,再准备今天的课程,最后到5点钟给学生们上几堂课,主要内容是数学课和语文课。

数学课他现在已经教到乘法表,学生们背得差不多之后就该学除法,而语文课则是教拼音。

不知道为什么,这帮孩子的基础是真的差。

按理来说拼音课是一二年级就学的内容,但孩子们却几乎是零基础,让赵骏不得不怀疑上一帮支教老师到底在干啥。

上完了语文课和数学课之后,一般已经到了上午10点钟,吃过午饭,范仲淹会扶着他到院子里晒太阳,或者去村头找吕夷简那帮老头老太太聊天扯淡,到下午3-4点吃了晚餐,基本到6-7点左右天黑就该睡觉了。

这就是他一天的行程。

能出来活动之后,赵骏就更喜欢在老人堆里凑热闹,他打算混个人缘,在村里把口碑和威望给立住,好以后在村子里混得开。

但这几天吕夷简他们都有各自政务,范仲淹就借口说他们下地干活去了,所以现在也没人陪他嚼舌根子。

毕竟范仲淹那个人沉默寡言居多,除了偶尔问问庆历新政的事儿,其它事情一概不问。

因此在没人陪他聊天的时候,他就只能折磨学生,拖一节课的堂,讲点别的。

大家听了一上午的语文和数学,肯定学不进去,赵骏就讲点基础物理。

“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吗?”

“眼~睛~!”

下面清一色的回答。

赵骏都习惯了这种清脆的儿童声音,就说道:“不是眼睛哦。”

“那~是~什~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