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二十一章 第一堂课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二十一章 第一堂课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作为官宦世家,首先自然是要人丁兴旺。

吕夷简家族除了几个堂兄弟以外,光他自己就有五子一女,总共六个子嗣。

王曾家族也有不少人,根据富弼所撰《王文正公行状》记载,王曾有四男三女,总共七个儿女。

但跟晏殊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晏殊这厮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十个子女,儿子六个,女儿四个,而且未来还会生几个,根据《晏氏族谱》记载,总共是九子六女十五人。

这还不算什么,他的孙子辈更多,目前就有二十多个,光他次子晏承裕就生了六个。

所以晏殊家族才是个真正人丁兴旺的家族,子嗣昌盛。其中又以第七子晏几道最出名,现在已经怀上,要到明年才会出生。

作为晏家大家长,晏殊自然也希望子嗣能够门荫入仕,享受荣华富贵,因此历史上他虽然没有反对范仲淹改革,但却也没有支持好友,而是选择明哲保身而保持沉默,算是中立派。

现在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晏殊近水楼台先得月,眼下俨然已经成为了赵骏最亲近的人,那自然是举贤不避亲,也要开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考虑。

不过这么做显然是犯了众怒,吕夷简王曾等人虽然六个宰相建了三个群聊,互相不对付,但要是这六个人合起伙来,赵祯估计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因此在注意到众人的怒视之后,晏殊也就只能赔着笑脸说刚才都是开玩笑的,然后就与大家一起商量着哪家出多少人比较合适。

最后还是赵祯拍板,他们七个人每家先出一个,吕夷简王曾和晏殊家各多出一个,瓜分了这十个学生的名额。

至于大人的扮演者也简单。

现在就有七个,吕夷简王曾晏殊他们,然后就是赵祯、范仲淹加上给赵骏针灸的太医,就有九个四到六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以及一个青年。

村子里有那么一两个青壮留着也很合理,要是还不够的话,以后再想办法加人。

除了男性角色以外,还要加入女性角色。

青少年男女肯定不行,按照赵骏的说法,后世贫困山区年轻的少男少女,要不就十多岁早早外出辍学打工,要不就努力读书考上县城的学校或者读中专技校,几乎不可能出现在村子里。

那么村子里就只可能存在三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妇女,并且赵骏曾经说过要去村委报道,晏殊旁敲侧击,已经了解到了村委会的组织构造。

一个村子一般会有一个作为党员的村书记,一个村主任,俗称村长,同时还有三到七个村委会委员。

具体人数按照村庄大小规模来定,以尼尼村的情况,估摸着是村庄贫困,人也不会太多的村庄,所以村委会顶多就三个,那就再加一个女性委员进来。

然后就是他们这些中老年人应该有的老伴,可以设定一两个鳏夫,但村庄既然都是老头老太太,那还是应该得有几个老妇女。

这年头妇女好找,可有农村习性又识大体不碎嘴懂规矩的妇女就难。派人去乡下寻几个倒容易,可乡下婆娘往往不识大体,不知道事情缓急轻重,万一和赵骏谈话间说漏了嘴怎么办?

而要是找自家妻子,那都是某某国公夫人,某某郡公夫人,最差也都是三四品淑人、硕人,个个养尊处优雍容华贵,也表现不出乡下农村妇女的那股劲来,同样容易露馅。

所以经过众人研究,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各自回府邸搜刮自家府中的老妈子,让她们冒充自己的婆娘来充当掩护。

很多老妈子都是农村妇女出身,手脚勤快干净利落,而且因为进了达官贵人府邸,一个个也都学了些东西。比如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同时也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因而只要她们能够保留住那股子乡下习气,再好好叮嘱一二,大抵应该还是能过关。

最好就是西南夷或者吐蕃人出身的老妈子,会西南那边的少数语系方言也行,反正晏殊已经问过了,赵骏是湖南人,在宋代是荆湖南路,听不懂云贵川那边的少数语系。

之后就是名字,对应的身份背景,以及性格特点、人物模版等等,一一进行斟酌和策划。简单来说,就是规划人设和故事背景。

虽然明清才是小说巅峰,但宋朝也不是没有,只是不像明清那么出名而已。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