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祯走在实践的路上

第(1/3)页

“隆隆”的火车还在行驶。

它越过山丘,越过田野,越过村庄,最终抵达了城市。

这里是洛阳,距离汴梁约170公里,如果是从前,靠人走路,至少得两三天的时间。

但现在,在洛阳渡口坐船,或者坐火车的话,几个小时就能来往两地。

时代的飞速变迁已经让人应接不暇,最近这些日子,汴梁报纸写新时代的诗词不计其数,赞扬的便是这大宋盛世。

火车进了洛阳站,随后停在了车站专门设立的停车轨道上,而此时,也不过是才晌午而已。

洛阳本地官员匆忙来迎接,赵祯和赵骏在他们的陪同下于当地吃了饭,并且还走上了街,亲眼看看这座古老的十三朝故都,亦是这般雄壮。

由于五代十国的影响,曾经的东都洛阳人口大幅度下降,但这些年来日益发展,街头巷尾同样是人头攒动。

百姓看到很多人簇拥着一行人,纷纷以为是什么大官,远远地不敢靠近。

然而赵祯却并不避讳,他走进每家店,看看卖的货,问问老板生意怎么样。也会远远去看街边的行人,看他们的穿衣打扮,看他们的生活习惯。

甚至还会亲自走到街头主动去跟百姓搭讪,聊些家长里短,想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已经衣食无忧。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当地官员肯定会安排各类一些托之类的。可一来这种主干道大街上的人实在是太多,根本不好安排。

二来皇城司都盯着呢,如果他们提前驱赶当地穷人,安排一些托欺瞒皇帝,或者说他们能欺瞒皇帝,但如果敢欺瞒赵骏的话,那么下场毋庸置疑。

因此地方官员都是战战兢兢,一路小心翼翼地陪同。周边皇城司禁卫军虎视眈眈,时刻保护着赵祯的安全。

不过赵祯并没有什么事情,穿着中山装便服,也没有与当地百姓透露身份,就只是亲切地拉着他们的手聊了一会儿,笑着问问当地治理,家里有没有分田,生活过得如何之类。

虽然在城里问多少有些失真,要问也应该去农村问。然而在城里的人不代表就住城里,很多人都是进城卖菜,或者进城找份活干,同样也有贫穷百姓。

所以他总是能得到一些很有用的信息,让赵祯明白很多事情。

下午时分,赵祯不仅去看了洛阳博物馆,看了其中的珍藏,还去了邙山,看了看那么多古代帝皇的埋葬之地,又令他生出另一番感受。

傍晚一行人又回到了火车上,火车将再次启程。

这一次的行程就长了很多,洛阳到长安光直线距离就有三百多公里,而火车距离则有五百多公里,需要十多个小时。

严格来说,蒸汽火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一百多公里并不难,甚至极限能达到一百七十多公里。

而平时运行的时候速度都维持在七十公里每小时,从汴梁到长安总里程七百余公里,大概要十个小时,而洛阳到长安则只需要七个小时左右。

但赵祯在车上,可不敢开那么快速度,因此不仅延缓了前后车的发车速度,还保持匀速在四五十公里左右,速度还是很慢。

沿途铁道兵时时刻刻在维护,电报响个没停,时刻保持着联络,防止任何可能造成铁轨失事的情况出现。

赵骏出行的时候都没这么夸张。

不过也没办法。

除了赵祯坐在火车上以外,赵骏也在。

这俩人不管是权势地位还是国民声望都是宋帝国排名前二的人物,范仲淹都只能排在第三。

因此负责保护皇帝和知院的皇城司还有负责铁路运营的铁道部,都必须保持着警惕,哪怕一丝差错都不敢出,不然就可能掉脑袋。

傍晚夕阳下山,黑暗笼罩了世间,只留下一片绚烂的霞彩。远方的秦岭山脉起伏不定,在夕阳剪影下显得朦胧有致。

赵骏端起一杯茶,中午的时候孩子们玩累了,现在曹皇后和曹苗芯姐妹带着她们在隔壁车厢里睡着了。

自己和赵祯依旧坐在这个车厢里看风景。

“朕其实有点想明白了。”

赵祯也端起一杯茶,忽然说道。

“明白什么了?”

赵骏问。

“想明白了为什么你一定要让我来民间走一走。”

赵祯笑道。

赵骏好奇道:“哦,老哥说来听听。”

“荀子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赵祯沉吟着说道:“以前我也理解这句话,但我常常把这些话停留在表面,希望的是勤政爱民,对百姓宽仁以德,但现在看来,道理并不是如此。”

“唔。”

赵骏应了一声,轻抿了一嘴茶水,示意赵祯继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