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曹阿瞒 > 第一卷监子与监生 第三十八章 经筵

大明曹阿瞒 第一卷监子与监生 第三十八章 经筵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十月十五,午时之后,天气正好。

大明正德十六年最后的一场经筵在国子监中举办。

大明朝廷虽以武立国,但却是以文治国的,所以自太宗皇帝之后,历代天子都对文事很是重视。

往大了说,就是对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抡才大典的诸般改进,从而选拔出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

往小了说,就是眼前这样,春秋时节,君臣之间坐而论道,由学问深厚的臣子对皇帝讲解经史子集中的种种知识,也就是经筵了。

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来,除了极少数的特殊之人——比如好武喜动的正德皇帝——绝大多数天子对经筵还是相当看重,即便再是繁忙,也会如常举办此文化盛事的。

而经筵这一形势,对身份清贵,但却又很难做出成绩的翰林官来说,又是那样的重要。这是他们展现自己才华抱负的最佳平台了。

有时候一场经筵上的优秀表现,足以让一名默默无闻的翰林官迅速进入到皇帝和内阁的视线中,并由此一飞冲天。

当然,对今日与会的人来说,大家都清楚,这场经筵的目的不在挑选出什么翰林中的优秀人才,而在于以此影响皇帝的心思,从而拨乱反正,将武宗朝时祸乱天下的宦官势力给彻底压下。

因为今日经筵上最出彩的必然只会是作为主讲官的杨慎。

而作为首辅杨廷和的儿子,他的前程也压根不需要靠这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即便如此,今日特意赶来参加经筵的人数,依然超过了近年来的任何一场。

这不光是因为地点换了,人可以坐得更多,更在于大家对此事的结果也是相当关注的。

于是,礼部的大小官员都来了,翰林院的那些清闲词臣们也是悉数到场,就连其他各部,各寺,就连都察院,都有不少言官们跑来凑起了热闹。

甚至有人在人群里还看到了一些从来不会出现在如此场合的人物,比如定国公徐光祚,英国公张仑……乃至建昌侯张延龄都在其中。

要知道,这些勋贵可是和文人的事情八竿子都打不着,以往经筵什么的都看不到他们身影,今日居然也都赶了来。

在许多人开来,今日这场经筵都快赶上朝廷里最隆重的朔望大朝会的规模了。

不,甚至都还有过之,因为除了这些该来或不该来的臣子外,这儿还多出了一批特殊的观众——国子监的学生们。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