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玄甲 > 第二卷 虎牢关之战 第四十二章 三国与军魂

第(1/3)页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充其量也只是培养出来一批听命行事的杀才,距离李明宇心目中的无敌劲旅还差得远。

军中都是粗鄙武夫,斗大的字识不得几个,哪有什么是非善恶观念?眼下服从尊敬秦王,除了严苛的军令之外,更多的无非是觉得跟着秦王能打胜仗,获得赏赐而已。在他们眼中,并没有什么诸如军人的荣誉,保家卫国这种信念。这样的士卒,一旦哪天战事不利,处于逆风时,很难保证士气不会崩溃。

毕竟古代士卒不比现代职业军人,从小就接受过爱国思想的教育熏陶,明理知信。各种电影电视铺天盖地的宣传,部队里又经常有英雄事迹,正面典型来给士兵灌输正确的是非观,明白为何而战。还有专门的辅导员和士兵深入谈心,做思想工作。现代军队正是吸取了古代士兵的种种不足,才更加注重士兵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对于如何培养这些大头兵的心理素质,李明宇还是故技重施,讲故事。相比孩子们,《三国演义》更为适合这些士卒,里面人物个性鲜明,忠,义,仁,勇都能找到代表人物,以这些军中粗坯的程度,他就不信忠义无双的关二爷,粗中有细的猛张飞,浑身是胆的赵子龙还不能打动他们?

李明宇之前在村中就讲了大半年的故事,早练就了一双伶牙俐齿,每日傍晚操练完毕,他便拿着一个竹筒大喇叭开始讲《三国演义》。故事本身就精妙绝伦,扣人心弦,加上他的刻意引导,听得那帮军中汉子们一个个如痴如醉,交口称誉。

明宇有心借助三国中的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个个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士卒们的观念。不仅能够凝聚士气,而且还能在这些士卒心中竖立起一个个偶像榜样。

榜样的号召力果然是无穷的,这些士卒时常感叹,为何不能生于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追随心中的偶像,哪怕是牵马坠镫,摇旗呐喊,哪怕是随关二爷一道败走麦城,战死疆场,也无怨无悔。

最开始,只是玄甲军这一千来人听他讲,渐渐的师父也参与进来。然后没过两天程咬金,秦琼他们厚着脸皮也来了,房玄龄,杜如晦也捧着本书摇头晃脑的跟着听,最后就连李世民都场场不落。

上至大帅李世民,下至普通玄甲士卒,每个人都对精彩万分的故事沉醉不已,拍案叫绝。经常李明宇说的口干舌燥了还意犹未尽,仍不罢休。后来明宇无奈之下,只好拿出前世北洋军军歌应付了事。脍炙人口,充满典故,又简单易记的北洋军第四师军歌,很快在整个玄甲军风靡开来。

现在无论是普通玄甲士卒,还是程咬金这等悍将,都时常把“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版坡前逞英雄……云长武艺精,温酒斩华雄……匹马单刀千里行……”这几句挂在嘴边,甚至李明宇还听到过房玄龄这种文人也偶尔偷偷的哼唱两句“择雾借东风,连环巧计成……烧死曹营百万兵……”

李明宇站在桌子上,手里捧着一个竹筒做的大喇叭,看着台下乌泱泱的一片人群,心里暗爽,莫非我还有说书的天赋?就连日后的皇帝李世民,“房谋杜断”之称的贞观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等人都是咱的忠实听众。越想越发得意,说得越是绘声绘色,口若悬河。

每个人的立场,性格,出身,经历不同,关注的角度也都不同。士卒们被里面一个个英雄事迹感染的热血沸腾,向往不已。李世民关注曹操,刘备等雄主的权术霸道,审时度势。房玄龄杜如晦侧重里面智谋韬略,神谟庙算。程咬金秦琼等一班武将则更注重攻杀战守,逗引埋伏的运用技巧。

经过十余日的刻意引导,现在军中上下谁不对义气千秋,忠勇无双的关羽佩服不已?提起关二爷,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这些英雄事迹,如数家珍。哪个不挑大指赞一声“关云长真英雄也!实乃吾辈楷模!”提起白马银枪,一身是胆,在八十万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只为报主恩的常山赵子龙,哪个不跨一句“知恩图报真汉子!”提起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三姓家奴吕奉先,哪个不啐一口唾沫,骂一句“见利忘义!小人耳!”每当听到士卒们私下里讨论这些,李明宇就笑的只偷到鸡的小狐狸,心里暗喜总算功夫没有白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