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玄甲 > 第二卷 虎牢关之战 第三十五章 李世民只来了两个援兵

第(1/3)页

话说李明宇师徒二人自村中出来,一路风餐露宿,晓行夜住,马不停蹄赶奔河南洛阳。李玄霸心忧二哥,路上顾不得吝惜马力,催得甚急,两匹原本膘肥体壮的骏马,赶到河南境内时,已经瘦骨嶙峋累脱了相。

不多日,师徒二人终于来到河南境内,一路上见河南各路州城府县仍是高挂李唐大旗,李玄霸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一半,知道二哥此时应该还在与郑夏两国僵持不下,否则这些城池早该城头变幻大王旗了。李玄霸放慢战马,寻了一处落脚之地暂歇马力。又换好了以往那套唐军甲胄,以免与唐军产生误会。

往洛阳走时,路上偶遇一队村夫民壮正往围困洛阳城下的唐军大营押运粮草,那村夫民壮领头的乃是附近县城一个衙役班头,唤作刘大壮。刘大壮心直口快,城府不深,见李玄霸穿着唐军甲胄,又带着一个几岁的娃娃,也没多心。在玄霸有心套话之下,便把所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般说了干净。

原来自窦建德率几十万大军遮天蔽日的西渡黄河之时,李世民便已得到了消息。

如何应对,唐营诸将意见不一,一部分觉得窦建德兵雄势大,又刚灭了孟海公,招揽了不少降卒,此时兵锋正锐,应当暂避锋芒,班师撤兵。一部分觉得应当放弃洛阳,全力以赴应对窦建德。但无论哪部分都是一个意思,窦建德来势汹汹,必须小心谨慎,王世充只得洛阳孤城一座,不足为虑。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局面一时间僵持不下。

后来李世民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定下计策,一面让唐营一班老将辅佐四弟李元吉,以稳为上,继续围困洛阳。另一面自己亲选几千精骑带领一批能征善战的猛将火速抢占虎牢关,依仗虎牢天险将窦建德阻在关下。

此时李世民可今非昔比,连番大胜之下,威望日隆,每战奋勇争先,亲力亲为,又足智多谋,攻无不克。在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下,军中诸将俱都折服。

李世民定下此计,出于两手打算,一方面王世充孤城不可久守,虽说洛阳城坚,但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窦建德虽是兵力浩大,但是新破孟海公,本部人马已是将骄卒惰,招揽的降卒又不耐苦战。夏国内部又山头林立,很多降将各怀鬼胎,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若是窦建德冒险攻城,便可寻隙破敌。若是窦建德狐疑不定,不敢全力攻城,那只消牢牢守住虎牢关便等于扼住窦建德进兵咽喉,王世充得不到窦建德援助,一旦兵尽粮绝,洛阳城不攻自破。

李世民亲率三千五百精骑,一人三马,日夜兼程,赶奔洛阳城东二百余里外的虎牢关。那窦建德刚渡黄河便见虎牢关上李唐大旗迎风飘扬,点起三千兵马试探一番,无奈限于虎牢关前地势险要,兵力施展不开,三千人只得一点点往上实行添油战术。攻了半日,连个城墙都没碰到便死伤过半。

窦建德见首战不利,也不气恼,他心中自有盘算。在虎牢关东几十里扎下营寨,每日只是派少量人马佯攻一番,权当做是练兵了,双方就此已经僵持了几日功夫。

问明了情况后,李明宇师父二人又转道前往虎牢关,知道此时李世民无恙,李玄霸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不多日,便来到近前,李明宇抬眼望去,前面一座巍峨雄关,耸立在绵延峻岭之间。

虎牢关,又叫汜水关,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乃是洛阳东边的门户,南连嵩岳,北濒黄河,两岸悬崖峭壁高不可攀,前有汜水河宽十余丈,自成天然护城河,四周山岭犬牙交错,连绵不绝,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来到近前,才发现虎牢关如此雄峻,墙高三丈有余,俱是条条青石垒成,关上堞垛,箭楼一应俱全,甲士密布。血底黑字的李唐大旗迎风招展。

两人还没走进,便听关上有士卒喝道“站住!干什么的!此乃关防重地,再要靠近可要放箭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