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玄甲 > 第一卷 终南山下 第十五章 刀法初成

盛唐玄甲 第一卷 终南山下 第十五章 刀法初成

作者:只求心中不染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1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李明宇听完这才恍然大悟,这就像打游戏一样,武器最重要的就是攻击力高能破防,要不然再好的武器打出来的都是强制性的一点伤害,不能破防,那也是无用的,于是恭恭敬敬的抱拳说道“师父教训的是,徒儿受教了!”心中却是百般滋味陈杂,是我太想当然了,总想着千年后的东西一定是好的,领先古人太多,却忽视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应对方法。是我小觑了古人的智慧!

原来自从刀被人类发明以来,人们渐渐发现刀对比剑更加利于劈砍,更加耐用,又不易折断。

到了汉朝,剑在这时已逐渐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利刃。汉朝军卒皆配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汉朝强大的国力配上环首刀这种无双利器,才使汉朝大军所向睥睨,横扫天下,将匈奴打的元气大伤,分裂西逃,打出了大汉赫赫威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环首刀是大汉的脊梁也不为过。

而脱胎于环首刀的隋唐横刀,环首、窄身、长刃、直背,小镡,可双手持握。横刀多为军中作战,要考虑到战斗时的另一个用途,那就是破甲以及耐用。

破甲则需要硬度,并且刃口窄。耐用则需要韧性,所以唐刀采用了最先进的包钢工艺。以熟铁为外皮,中间夹百炼钢,部分刃口采用局部淬火技术,即覆土烧刃。刃口坚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时刀身韧性不变形、耐用。

在当时的战争中,面对身穿甲胄的敌人,兼顾了破甲能力和耐用性的横刀可以破开任何敌人的甲胄。

在央视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中,现代铸剑师利用古法所仿制的唐代横刀面对用现代工艺仿制的唐朝当时最顶级的甲胄“明光甲”最坚固的护心镜,运足了气力,一刀可以刺穿明光甲的护心镜,可见横刀的破甲能力之强!

到了宋元时期,冶铁炼钢飞速发展,战场兵卒的甲胄更加坚固厚重,宋朝的“步人甲”,全身由一千八百余片的甲片穿缀而成,重达六十余斤!乃是当时世界上甚至中国历史上最重的甲胄,其防护力可想而知!

而宋朝的主要对手之一,金国“铁浮屠”全身重甲,就连马匹都披着具装铁甲。面对这种铁罐头一样的对手,光靠刀剑来破防已经勉为其难,再加上宋朝国力并无盛唐那般强盛,很多制造工艺经过近百年的战乱失传,所以宋朝时期多用大斧,铜锤等钝器或者靠长矛的穿透力来面对身披重甲的敌人以达到破甲的目的。

宋代军刀分为“刀八色”,即八种刀,分别为笔刀,凤嘴刀,眉间刀,戟刀,偃月刀,掉刀,手刀。从宋代出土文物来看,宋代直刀面对防护更加强悍的敌人,刀身缩短,刀刃宽大,刀头加阔,刀尖背斜。

而根据宋代“武经总要”上的记载来分析,面对身着重甲的对手,宋代的刀不得不改变形制,普遍比以前的刀更加宽厚,刀身带弧,刀头上翘,增加重量,不仅更加利于劈砍,还能利用重量获得劈砍杀伤的加成。

后来到了明清,火器开始登场,面对火器的杀伤,传统的铁甲已不能起到更好的防护,而棉甲反而更为优秀。

那时候远距离弓箭火器,近距离搏杀长枪刀盾,这段时期的刀,不仅保持传统的中国锻造技法,同样也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西亚、和日本锻造方法。

包括样式形制,又发生了改变,有狭长略弯,轻巧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打斗的绣春刀,有刀身无反刃和血槽,刀柄平直,刀尖属倭刀式,能够劈砍金属铠甲,利于战阵搏杀的戚家刀,有刀姿舒展,刀身血槽整齐有力,刃口锋利,造型优美,实战与礼仪兼备的雁翎刀等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