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枭雄 > 第五十八章草原上下大雪了!

盛唐枭雄 第五十八章草原上下大雪了!

作者:黑男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1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朔方送来急报:河套地区、天降大雪,一连七八日不停,平地雪深五尺以上,而且天气寒冷至极,数百里黄河水面尽皆冰封!

十一月二十九,河西送来急报:漠北草原,天降大雪,一连半月未见停歇,平地雪深过丈,突厥各部落尽皆受灾,毡庐为大雪掩埋,冻死人畜不计其数。

紧接着,又有十几道急报送到了长安城中,皆是北方草原上发生大雪灾的事情,而且汇报的灾情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时间,朝野震动,人心惶恐不安!

……

有人问了,北方草原下大雪,突厥人受了灾,又不关大唐帝国的事,何至于人心不安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先介绍一下突厥人的历史吧!

《北史》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也。

也就是说,突厥人是匈奴人的后裔,或者说,是匈奴人的一个分支、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

南北朝时期,突厥人发展壮大起来,并取代了柔然人,成为了北方草原上的新霸主,还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汗国,其疆域东至辽海、西抵咸海、北越贝加尔湖……拥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周围的大小部族尽皆臣服。

就连中原的北周、北齐两国,都要向突厥人送贡品、送公主联姻,以换取北方边界上的和平。

直到大隋帝国建立,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明的外交手段,这才将突厥人的势头打压下去,并迫使其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即便如此,突厥人的实力仍不可小觑。

隋施暴政,二世而亡,大唐帝国新建、国力尚且孱弱,趁此机会,突厥人不断出兵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贞观元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带领二十万铁骑,一度打到了渭水河北岸,距长安城仅四十里,京师震动。

太宗皇帝—李世民不顾个人安危,亲率将士隔着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颉利见唐军阵容严整,加之太宗皇帝许以金帛财物,乃领兵而退,是为‘渭水之盟!’

城下之盟,奇耻大辱,太宗—李世民英雄盖世,自然不肯吃这个亏了,于是一边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一边操练兵马、等待时机。

贞观三年,北方草原上发生了大雪灾,人畜冻死不计其数,东突厥汗国的实力一落千丈。

趁此机会,太宗皇帝命李靖、李世绩、柴绍……统领十万大军北伐,并在定襄大败突厥军主力,斩首十余万,生擒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咸请上太宗尊号为天可汗!

贞观十四年,西突厥扣押大唐使者,并进攻伊州,唐军随即展开反击,打的西突厥大军一溃千里,内部随之分崩离析,并在十几年后彻底灭亡。

东、西突厥灭亡之后,大唐在北方草原上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以管辖突厥各部遗民,并采取怀柔政策,给予突厥人极高的自治权,让他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没想到,大唐帝国的一片仁心,换来的却是突厥人的狼子野心。

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力量的突厥人,在高宗—调露元年突然举兵反叛,并拥立突厥王族后裔—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重新建立了突厥汗国,并不断出兵骚扰大唐帝国的北部边界。

尤其遇到天灾的时候,突厥人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就会出兵攻入大唐境内,抢夺人口、粮食、布匹、铁器……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现如今,北方草原上发生了超大规模的雪灾,冻死、饿死的牛羊牲畜不计其数,突厥人为了活命,肯定会大举南下劫掠的,面对这种情况,大唐臣民又岂能不慌呢?

果不其然,十二月初十,突厥可汗-骨咄叶护派人送来了一份国书:希望和大唐联姻,求取一位公主,并要求陪嫁一百万石粮食、五十万匹丝绸……铁器、瓷器、精盐若干。

名为联姻,实则勒索!

面对这种情况,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部分人认为:打仗肯定要死人的,死很多很多的人,因此能不打最好还是不要打。

突厥人不就是想要财物吗,直接给他们就是了,用一点财物换取和平,值了!

另一部分人认为:如今大唐国力强盛,根本不必畏惧突厥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跟他们打一仗就是了。

再说了,经历过大雪灾的突厥人,正是最虚弱的时候,正好趁他病、要他命,一举解决掉这条草原狼!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