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权唐 > 第七百七十三章 吾为长剑镇山河(全书终)

权唐 第七百七十三章 吾为长剑镇山河(全书终)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4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第七百七十三章吾为长剑镇山河(全书终)

孔晟比谁都清楚,自己过于理想主义了。但理想主义就是理想主义,在没有资本和力量的前提下讲理想是空想,而当下,孔晟具备了改变一个时代和国家命运的力量,他决心为理想主义做一番探索和努力。

他知道用律法来约束官员和权力运行暂时来说是不可靠的,所以他才提出了“吾为长剑镇山河”的口号。这个时代需要一个让权力和世人敬畏的神,那么,他愿意充当扮演这个执行达摩克利斯之剑的神。

在孔晟的震慑下,小皇帝李僖的退位诏书风波几成一场闹剧,不了了之。小皇帝还是继续老老实实坐在皇帝宝座上,因为他不单是一个人,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李唐宗室。他是李唐宗室利益的代表,孔晟之所以这样扶植李僖传承皇位,目的就在于安抚李唐宗室。

即便没有了权力,还有荣华富贵和一世安逸。李唐宗室很快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和安排。

否则,孔晟就要举起屠刀。如果能摆出糖果解决的问题,又何必举起屠刀呢?

但孔晟是有底线的。若是李唐宗室得寸进尺,他也不会心慈手软。

而经过四年的展,寒门教育取得成果丰硕。不少寒门出身的士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逐渐进入到朝堂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京官中的很多中下层官僚,地方各级官衙主官,有不少寒门子弟的身影。

这些人进入权力圈子未必能说明什么,但一定会对世家把持的高层政治构成制衡和冲击。这些人在孔晟眼里就是鲶鱼,能激活这一潭死水。而或许多少年过去,这些年也会演变腐化成新的世家利益代表,但终归还是打开了社会通道之门,这对于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十日后。

长安城中在皇城外围的空场上,原先属于神龙卫衙门点军的小校场,千名工匠开始动工修建一座永久雕像。是一个人持一把剑的塑像,塑像设计高二十余丈,比皇城的城墙和最高处大明宫的宫殿飞檐还要高出一大截。

塑像自然是孔晟的塑像,他背靠皇城,手持长剑,俯视全城。

塑像前还设计有一座巨型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吾为长剑镇山河”字样,背面则镌刻有正在修订的国家律法开宗明义第一句: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造福天下。

与雕像同时开始动工的还有长安城的城墙加固工程、城防修缮和改造工程。百余门大型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被装载上城楼,从即日起,火炮将变成大唐军队的常规守城或者攻城武器。

若再有异族来犯,单单是这百余门火炮,就足以确保长安城安然无恙。这是大唐之都,天下权力中心,在孔晟眼里非常重要。

其实孔晟本来是想要迁都幽州燕京的。但考虑到至少在百余年中,长安城辐射威慑西北、西南和经略中原的战略价值还是很高,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上午,红日高悬,秋风送爽。

孔晟凝立在城楼之上,遥望着从长安城通往甘凉的官道方向,这一路上车马粼粼人影绰绰商旗迎风招展。随着吐蕃、回纥和西域南北两道化为大唐直接管辖治理的行省,这条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变得更加兴旺。

中原前往上述地域定居的大量移民、往来中原与西域吐蕃回纥和更遥远波斯帝国和欧亚诸国的商贾,官方使者,换防调动的军队,在这条古道上往来不绝。

李泌站在孔晟身后轻轻道:“郑王,西奚苏鲁王子,江南杨使君奉诏回京,此刻正在城楼之下待命。”

李泌的神色有些古怪。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