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风月 > 第二十七章 婉言辞御史

盛唐风月 第二十七章 婉言辞御史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PS:求推荐票,周推还不到四百来着,郁闷!

看到崔俭玄一面说一面嘿然而笑的样子,杜士仪立时明白了这小子的目的,无非是撺掇他趁机表现一二。想着崔韪之倘若知道这侄儿竟然拆长辈的台,那张脸会何等难看,他便干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卢师刚刚才行了金针拨障术。”

“大师兄也已经对那位御史禀明了,可人家仍是不管不顾坚持要见。”崔俭玄一面说一面往后看了一眼,见那边厢仿佛毫无进展,他方才鄙薄地哼了一声,“我那七叔多年仕途蹉跎,现如今好容易因为你的建言而赌对了一次,必然趁机表现。听说这位捕蝗御史留在登封县署期间,他整日寸步不离,真是什么风骨都没了,也不怕别人知道了笑话!”

两人没说两句话,就只听外头骚动更甚,紧跟着便是几人排众而出。

为首的那男子大约三十许的年纪,一身绿袍,白皙容长脸,身材瘦削,容貌秀挺,再加上下颌的三缕长须,颇有几分清逸之气。而在他身后的,除了几个明显从者服色的人之外,便是他曾经见过的登封令崔韪之以及那位钱少府,余者两三人,多半也是登封县的属官吏员等等。

他们后头紧跟着一干卢门弟子,平日里从来一张和气笑脸的卢望之此刻面色微沉,裴宁那张冷脸更是如同结了冰似的,反而是那些附庐求学的年轻学子们,有的露出了兴奋激动的表情,有的不以为然,也有的则是满脸的殷羡。

行至草屋近前,那绿袍男子便开口问道:“卢公在此么?”

这时候,落后一步的卢望之立时对崔俭玄和杜士仪解说道:“十一郎,十九郎,这位是本次巡查河南府一地捕蝗事的刘御史!”

绿袍男子见崔俭玄和杜士仪站在门口,又听卢望之那称呼,哪里还会不知道这亦是卢鸿的弟子,一时笑容可掬地微微颔首。见对方态度客气,杜士仪生怕崔俭玄再犯老毛病胡说八道,当即上前一步长揖行礼道:“原来是刘御史!还请刘御史恕罪,卢师眼疾多年,今日才刚由嵩阳观的孙道长行过金针拨障术,服药之后尚在屋内静养。”

待到直起身时,他便看见陪在来人身侧的崔韪之微微眯起了眼睛,仿佛不以为意,可一旁的钱少府却表情紧张,仿佛生怕自己在对方面前拆穿底细抢功劳似的。就连他们身后的一众卢门弟子学子,不少也都在打量自己。在这些各式各样的目光中,和他距离最近的那个刘御史则是审视的眼神倏然转厉,仿佛要在他脸上扎出两个洞似的。然而下一刻,那种让人很不舒服的目光又一下子犹如冰雪一般消融无形,转而变成了温文和煦的笑容。

“哦,为何卢公眼疾多年,却在今日方才金针拨障?”

“金针拨障毕竟是于双目之上行针,危险性显而易见,故而民间大夫罕少能有十足把握。此番我正巧寻得金针拨障八法,孙道长有了把握,这才全力施为,针到障除。如今正值行针之后不到半日,还请刘御史明鉴。”

见杜士仪挡在门口一动不动,刘御史不禁眯了眯眼睛,随即又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却是我来得不巧了。不知小郎君名姓,郡望何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