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九十章 刘备来信(六更,求订阅)

三国之银狐 第九十章 刘备来信(六更,求订阅)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太史慈于公元193年为报答孔融,单枪匹马从黄巾管亥军中杀出,前往平原国找刘备求援,从而结识了刘备。

不过历史上在这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什么交集。

因为刘备后来困顿徐州,在徐州跟吕布袁术天天打仗,而太史慈则在公元195年母亲病逝之后,南下扬州投奔同乡刘繇,最后结识孙策,成为了江东名将。

但如今历史发生了很大改动,当年沈晨离开徐州之前,曾经跟刘备说过,说太史慈是一员猛将,可以邀请他来徐州。

沈晨走后,刘备有一次给孔融写信,想起了他的话,就跟孔融说了这件事情。

恰好太史慈的母亲于公元194年病逝,太史慈在家中守孝,孔融就写信告知了他,说可以在他守孝结束之后,介绍他去徐州投奔刘备。

一年守孝结束后,太史慈就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南下去找同乡刘繇,而是拿着孔融的介绍信来了徐州。

此时刘备当了徐州牧后,赵云因兄长病逝,就向他请辞北上回了中山国料理兄长后世去了。

刘备感叹身边少了一员大将,没想到太史慈来投,大喜过望,就任命他为门下督。

而这一次,也是刘备派太史慈亲自过来,给沈晨送信的。

听到刘备如今困顿于小沛依旧还挂念着自己,沈晨非常感慨,便感谢了太史慈后,从他那里接过信件,盘膝坐在了席上。

那竹简外写着“沈晨棨”,徐徐打开,里面只有短短的六十多个字。

由于当时没有标点符号,所以需要人为地进行分段,阅读之后,沈晨就整理出了以下这段话。

“小先生坐前:兴平元夏初话别,倏忽建安岁寒,顷久不见,近来毋恙?吾闻曹操南征张绣,知汝在南阳而夜不得寐,故令子义先寻南方邑中,托付此信。日日葱葱,言不悉,望以身为忧念。”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先生你好,兴平元年初夏时候分别,到如今已经是建安年冬天,许久没有见面,你过得怎么样?我听说曹操准备攻打张绣,知道你在南阳,非常担心,所以让太史慈去南阳找伱,把这封信件交到你手上。时间匆匆,话说不尽,希望你能保重身体。

汉代的信件其实都不长,由于竹简字数有限,写太多了不方便携带,所以寄信人在书写内容的时候一般也就是寥寥几字或者几十字,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行。

只有丝帛信能写长一点,但也基本就是几百字,在没有纸张之前,普通人写信,可能几年都不一定能写一封。

看完这封信,沈晨非常感动。

因为在汉朝写封信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那时有驿站和邮递业务,但当时的驿站和邮递业务主要用于官方用途。

比如传递各郡县公文,以及向朝廷通报边关紧急军情等任务。私人写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驿站的吏员,也不能浪费国家资源随意写家书回去。

所以刘备为了写这封信,是动用了私人力量传递。

他从今年一月份写好了书信,再派太史慈千里迢迢来南阳,一路上风餐露宿,还十分危险,可以说是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封信交到沈晨手里。

乱世当中,本来就邮递体系崩塌,太史慈沿途都不能得到补给,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从沛国过来。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刘备还是非常挂念沈晨的安危。

恐怕如果不是太史慈以前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吏员,经验丰富且战斗力高超,刘备大抵也不会让手下冒着风险送信来南阳。

见此情形,沈晨万分感慨道:“刘使君能够记挂着我,真是我的万幸。太史将军,一路劳烦你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