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92章 山越上钩

舍弟诸葛亮 第92章 山越上钩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0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诸葛瑾靠寻找自然界蓝色山溪、水潭的办法找铜矿,其实是有些冒险的。

因为自然界绝大多数铜矿,品位还不够富到能把旁边水潭染蓝的程度。但德兴铜矿毕竟是后世占全国产储量15%的超级大富矿,而且矿石品位高。

附近还有些溶洞地质结构,能够让山泉直接浸泡到裸露的矿石,千万年来自然淫浸,才这么明显。

别人要是随随便便模仿诸葛瑾这种找矿法,要想找出小型贫矿,或者矿石埋藏不够浅表、浸泡不到天然水源,那多半是要无功而返的。

即使现在这样,诸葛瑾在最终做局的时候,也是动了不少手脚的。

比如天然找到的铜矿浸润潭水,硫酸铜浓度不够高,没法快速展示置换效果。

那诸葛瑾就吩咐人偷偷砍柴,烧煮潭水浸出液至滚沸,把水分大量蒸发,最后才拿着浓缩液来演示。

其中种种细节,不可一一赘述。

总之他在山里前前后后泡了十几天,一天都没闲着。每天见招拆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才实现了这一切效果,并非轻易得手。

山越人最终中招、上当受骗,也就一点都不冤枉了,这是诸葛瑾辛勤付出应得的。

……

这一系列操作,看起来波澜不惊,实际上花了不少时间。

庞统一开始整治鄱水、乐安河干流航道,做各种准备工作,就花了半个月。

后续进山继续二分法一条条筛选支流、最终找到产铜的那条支流,又花了半个月。

初步勘探开采、各种实验、搭建熔炉和选矿矿场、最终出铜……加起来又半个月。而且这还只是最初阶段的试验性出铜,要大规模开采挖矿冶炼,没有一年半载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庞统从二月底三月初开始着手,第一批铜出产时已是四月中旬——对比一下广陵郡那边的时间线,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诸葛亮即将修好邗沟运河闸门的时刻。

只能说,诸葛兄弟做事的效率差不多高,都是短短一个半月,就把一项造福一郡人民的百年千年大计,奠定好了基础。

四月十二日,正式出铜后不久,一群原本被雇佣的山越向导、苦力,就回到了各自部落。

随后,余汗县乐安镇当地的山越部族,就掀起了剧烈反响。

如前所述,东汉的鄱阳县、余汗县面积都很广大,东西蔓延三百里以上。

而这个乐安镇,便在后世的德兴县附近,属于余汗,但一个镇便能覆盖一百多里的山区,且能控扼乐安河航道,拥有逃匿汉人加山越人数千户。

乐安部酋长厉升,是个四十出头的粗豪无文之人,新发现的铜矿,严格来说就在他的势力范围内——

那片荒山,原本是没人要的,只有厉升部族中的猎户会去打野狩猎,所以并无实际占领,最多山间有些猎户小屋。

现在突然冒出那么巨大一注财源,要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厉升好歹还有点分寸,最近两个月,他也听说了诸多关于诸葛家的传说,加上他自己实力不是很强,不敢贸然造次。

想来想去,他还是想先礼后兵,跟诸葛家商量一下,在他的地盘上开铜矿,能不能给乐安部分润一些好处,他也不白要,可以让族人帮诸葛家修路挖矿,提供矿区安全保障。

为了表示重视,他还直接派了自己的大儿子厉安,直接去鄱阳县城找官府谈判。

……

几天后,乐安部少主厉安,就来到了鄱阳县城。

作为本地大山越豪族,他往年也是经常来县城的。山越人的生产结构太单一,主要产出都是山货、野兽、毛皮,需要跟汉人贸易粮食、盐铁。

所以这次厉安进城,也是比较低调地组织了一支正常的山越商队,进城也没敢偷税,都是足额缴纳,把自己打扮成遵纪守法的山越良民,然后择机托关系送钱求见。

鄱阳县本地的基层小吏都跟他很熟,花了几张熊皮,就有一个小吏愿意帮他:

“厉老弟,你要求见诸葛校尉难了些,这几张熊皮,也就够你见见新来的庞县令,如何?”

厉安不跟那小吏计较,表示县令也行。然后他就被领到县衙,那小吏自去通传。

庞统听说是山越部族的豪酋看上了铜矿,倒也没有怠慢,立刻安排好护卫,然后出来接见。

他内心还升起一股对诸葛瑾的敬佩:诸葛兄这局布得太好了,消息刚放出去,就有人上钩了!

厉安看到庞统长相狰狞凶恶,不似其他汉人文官温文尔雅,一时倒也敬畏,立刻跪下说话:“治下部民,受父命所托,有些许事务需向县君禀明。”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