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29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舍弟诸葛亮 第29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0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诸葛瑾闭关处理家务这几天,孙乾那边的劝农工作倒是推广得很好。

孙乾此人不擅奇谋,但执行力还是不错的。

定策次日,他便在广陵城东的运河码头,组织了一次“展示会”。

邀请本地头面乡绅来观摩水军捕鱼、卖鱼,提升他所要推广技术的公信力。

出于技术细节的保密,孙乾提前让士卒拉起了警戒线,只展示最后的收获环节。

但这样的操作,难免让赴约的士绅愈发忐忑,窃窃私语。

他们本就以为府君是钱粮不济,又要摊派了。于是都穿着破旧前来赴约,以便哭穷卖惨。

士绅群中还有两个胡须花白的老者,很是显眼,走到哪都有人躬身行礼,显然是本郡的大户族长。

很快,他俩便闲聊起来:“卫公近来无恙?前些日子使君收复广陵,族中没受兵灾吧?”

另一人答道:“还好,亏得刘勋兵溃后直接逃回了庐江,刘晔也自知不敌,没敢巷战。刘使君仁义,也就没骚扰百姓,不然怕是又要跟前年那般,不死也得扒层皮了。

步公近况如何?听说纪灵可是围了淮阴十数日呢,府上存粮可有被关羽强征?”

俩人互相探寻了几句,得知对方家族都没有遭到清洗,这才生出几丝同病相怜的庆幸。

原来,他俩一个叫卫徽,是广陵县有名的大户,另一个叫步隆,是淮阴县的大户。

几年前他们都还很有钱,族中良田桑园广阔,人口也多。但前年被笮融之祸闹得元气大伤,人口锐减,积蓄被抢光,好在田地没法被抢,才能慢慢恢复。

今年刘备和袁术又打仗,本地地主更提心吊胆。族中很多年轻人其实都已逃亡江东,只有老弱故土难离,留在当地操持。

聊着聊着,话题很快就引到了刘备劝农上,卫徽首先询问:

“这孙从事受使君之命,已劝种冬芥七八日了,听说今日又有妙法要展示,不知步公可打算让族人响应号召?”

步隆无奈摇头:“这冬芥之法,我活了一把年纪,闻所未闻。听孙从事宣扬后,才派人过江打探真假。

昨日刚接到我那移居吴郡的族侄骘儿回信,说当地确有人如此耕种,但也多是在太湖周边、冬季湿暖之地。

他信中还说,如今江东也地广人稀,因孙策许贡之战,大族流散甚多,若贪图冬暖之地屯田,还不如举族迁往……”

卫徽闻言,也深表同感:“我族中也有些子侄辈逃过了江。要我说,咱经不起折腾,这些新鲜东西,不如且观望一年,要是今冬别人种活了,咱学了技巧,明年再跟着种也不迟。”

一来二去,大家似乎已经坚定了“不管孙乾怎么劝,他们今年都先求稳观望,看别人试水。”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前方邗沟河边一阵哄闹,无数人惊呼,卫、步等人便也靠近前查看。

“快看!好多海鲈鱼!”

“这是什么捕鱼之法?天下竟有一网捞到这么多海鲈鱼的?真是匪夷所思!”

“莫不是造假的吧?这就是拿海鲈鱼往刺上挂,也不可能这么多吧?这一网起码两百斤往上了!”

卫徽、步隆看得瞠目不已,其他本县士绅反应也如出一辙。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