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游戏 > 我被召唤就变强 > 242、

我被召唤就变强 242、

作者:镜前门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5:55 来源:笔趣岛

公元前230年,秦国消灭韩国,正式开始了秦灭六国之战。在10年时间内,秦国陆续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六国,从而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不过,对于秦朝来说,最终的存在时间却不过十几年。对于秦朝的灭亡,赵高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秦始皇嬴政突然去世后,赵高篡夺了秦朝大权。他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祸乱朝政,陷害忠良,从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那么,问题来了,赵高最终是什么下场呢?

首先,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在战国末期,赵高成为秦国王宫内的一位宦官。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律令,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徇私枉法,要按律处他死刑,赵高巧言令色,最终使秦始皇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一事件,导致赵高对蒙毅乃至于蒙恬都痛恨不已,也即这位蒙氏兄弟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明白当务之急是赶快确定立储之事。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意见不合,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蒙恬和蒙毅的辅佐,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况且,在古代历史上,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本来就应该公子扶苏即位,而不是年幼的胡亥。因为秦始皇没有册立皇后,所以,扶苏和胡亥,都不能说是嫡子。但是,扶苏的年龄要长于胡亥,所以,只要扶苏没有犯什么谋反的大错,理应他来继承秦朝皇帝的宝座。

于是,秦始皇嬴政下定决心后,就命令赵高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彼时,扶苏没有在秦始皇嬴政身边,而是跟随蒙恬一起驻守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对于秦始皇嬴政来说,诏书是让扶苏和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基本上就确定了扶苏继承人的身份了。

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赵高居然阳奉阴违。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赵高表面上答应了秦始皇,也即会下达诏书给扶苏。但是,赵高曾经和扶苏向来不和,他担心扶苏即位后,自己的地位不保。与此相对应的是,年幼的胡亥,则容易掌控。在此基础上,赵高暗中扣留了秦始皇的遗诏。

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丞相李斯鉴于皇上死于宫外而太子又未确立,害怕天下大乱起来,也担心秦始皇的诸多儿子纷纷起来争夺皇位,于是封锁了消息。诚然,作为秦朝丞相,李斯的这一做法是顾全大局的体现。但是,李斯后面的行为,显然暴露出他自私,甚至利欲熏心的一面。

一天傍晚,赶回咸阳的车队停下住宿。赵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着扣留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在说服公子胡亥之后,赵高径直找到李斯,有恃无恐地对他坦言:“皇上驾崩一事,外人无从知道,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符玺也在我那里,定谁为太子,全在丞相与高一句话,丞相看着办吧!”李斯大吃一惊,听出了他想篡诏改立的意图。当下断然拒绝,不过,当赵国指出,扶苏即位后,一定会重用蒙恬、蒙毅后,李斯有所松动。

进一步来说,赵高看出李斯对于丞相一位的贪恋,所以他有恃无恐,可以成功说服李斯也帮助自己篡改遗诏,从而扶持秦二世胡亥登基。在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赵高不仅下诏让公子扶苏自尽,还成功除掉了蒙恬和蒙毅兄弟,这一下子就消除了篡夺大权的最大对手。当然,对于参与谋划的丞相李斯,赵高同样没有放过。

在扫清威胁之后,秦二世胡亥把朝廷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于是不再上朝,一味寻欢作乐,决断之权大部落到了赵高的手中。随着权力的扩大,赵高的野心也不断地膨胀,将眼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因此,除掉李斯在他的心目中显得日益迫切了。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经过一系列策划,李斯的罪名终于被赵高罗织而成,再也无法改变了。奔赴腰斩刑场的李斯,悔恨交加却为时晚矣。

对此,在笔者看来,李斯最终的结局,无疑是咎由自取的。如果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可以刚正不阿,扶持扶苏即位,即便自己依然无法保住丞相的位置,但是,最终的下场也不会是被腰斩。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所以,赵高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而这,就有了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对于指鹿为马来说,是赵高在试探秦朝的百官,也即铲除异己,从而为除掉秦二世胡亥奠定基础。

最后,秦二世三年,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重创了秦朝。特别是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一役中,秦军主力被项羽打败,精锐尽失,大将王离被擒。章邯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20万大军投降。而就赵高来说,并没有想着如何平定叛乱,而是逼迫秦二世胡亥自尽。在除掉秦二世胡亥后,赵高一度想要自己当皇帝。不过,赵高的行为已经是天怒人怨,也即无法获得朝廷百官的支持。赵高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由于秦朝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赵高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灭其三族。由此,对于赵高来说,篡夺秦朝大权,祸乱朝政,导致秦朝各地起义不断,凡此种种,都是罪不容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