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建设盛唐 > 第十四节 上洛(一)

建设盛唐 第十四节 上洛(一)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5:4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马铃声声,商队起步。

栗特人果然是财大气粗,商队使用的是膘肥体壮的马匹去运输货物,可以用作大唐二流部队的战马了,马拉着货车,一辆接一辆,百多辆的马车,首尾相连,颇有气势。

就连玄清和冯小宝,也分得一辆马车(不运货)坐上去,省去了长途跋涉之苦。

事实上,商队首领康采恩对玄清青眼看重,若不是玄清反对,只怕连侍女都派给了他们!

那可是上身只穿着抹胸,纱巾掩体的性感惹火娘们------两件,坐在康采恩的车上,是在后来大家吹牛时康采恩说出来说玄清不要,冯小宝则大叹可惜。

从长安到洛阳有上八百里路途,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冯小宝看道路状况,离城近的还好一些,平整宽敞,但离城远一些,则到处坑坑洼洼,坑里积水,马车走起来是一摇三晃,坐在马车里左右摇晃不算,还上下跳动,有次冯小宝差点碰到了车顶!

“这里是御道,官府每年都要修路,但修来修去都修不好!”玄清微叹一口气道。

冯小宝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任何朝代的官府都是这么修路的,要是修出了坚如铁石的道路,哪还有经费去花差花差啊。

道路两边的景致是青山绿水,从隋朝到唐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前战争的痕亦已经消失。

但哪怕是大唐盛世,城外还是很落后的,田地不多,房子落后,人口稀少,关键是科技落后,以后大有可为。

也有不少地方光秃秃,黑漆漆的一片很难看-----山火袭过,那时没有什么救火设备,火灾是常事。

见冯小宝若有所思的样子,眼神根本不象是个年青的少年,玄清情不自禁地问道:“小宝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人口与粮食的问题!”冯小宝随口回答。

“愿闻其详!”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少年,玄清才不会听他忽悠,但冯小宝顶着紫气东来、未来人的名头,玄清就认真听了。

“历朝历代的兴衰都与土地有关,经历大乱-----大治----大乱----大治的循环,大乱之后,人口死得多了,土地变得多了,没有矛盾。然后人口增多,官府贵族和地主老财占据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往往不用交税!朝廷在贵族和地主那边收不起税,对农民的盘剥越重,结果矛盾越来越深刻,到最后矛盾激化,农民起来造反了!”

“造反成功与否,人口都会减少,矛盾减轻,国家得到一段的太平时期,之后,再来循环!”

“可有解决之道?”玄清问道。

“我有多策可解。”这问题太简单了,冯小宝有大把的后世资讯可以解答。

“愿闻其详!”玄清正想听听这位小圣人的**。

“第一就是发展农业,例如将农业的亩产提高到三千斤!”冯小宝来个蛤蟆张嘴-----好大的口气道。(唐朝的一斤为700克,三千斤差不多等于后世的二千斤,亦即为一吨,但古代的亩也与现代的亩的面积有所不同)

“三千斤!”玄清以极为怀疑的眼光瞅着冯小宝,认定他在吹大牛皮。

要知道古代的农业技术极为落后,汉代亩产栗约合40市斤,唐代平均亩产栗一石约合113市斤,三千斤?!

冯小宝并没有阐述如何亩产三千斤,讲出第二个解决之策:“发展农业,还要发展工业与商业,互通有无”

“工业与商业?”玄清理解为:“是手工业和商业吗?”

“是的!”冯小宝应道,但对于如何发展,同样没有展开来说,径直说起第三策:“发动战争,对外夺取更多的土地,以安顿我汉民!”

玄清对于冯小宝的疑团增大了,他也有所涉猎各方面资料,反驳道:“我朝东面是大海,北方苦寒,与北方民族争战,难以得胜,西方则是大漠,南方丛林,瘟疫流行,去者十不存一,我汉民已经发展到达极致了!”

见他怀疑,冯小宝透风道:“我们要是能够制造出一种能够日行千里的铁马呢?这种铁马能够行驶在轨道上,风驰电掣,日行千里,那多远又能奈我何?”

他抛出铁道的概念,满以为能够以未来人吓古人,岂料玄清瞠目结舌,手指着他,一副吓着的样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