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傲唐 > 第三十六章 争论

傲唐 第三十六章 争论

作者:唐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5:20 来源:笔趣岛

大殿上的人都知道,边令诚深得皇帝李隆基信任,也得杨国忠赞许,差不多是杨国忠的亲信人物。更重要的是,边令诚还是潼关城所有人马的监军,监军是什么人物?是领皇帝旨意、代朝廷监督在外之军队、可以和大军统帅分庭抗议的人物,统兵将领根本没有权力斩杀任监军务的官员,即使监军只是由宦官担任也不行,任监军的官员有什么错犯了,也只能由朝廷、由皇帝下旨处罚定罪。

但现在,杨晞这个新任的潼关兵马使却私自将边令城这样一位三品级的监军斩杀于阵前,还将首级送到皇宫中来,如何不让人惊异。候在一边的高力士马上站出来,奏请道:“陛下,杨兵马使私斩陛下亲任的监军,坏了朝廷制度,理应下诏责罪!”

随着高力士的话,这段时间表现高调的太子李亨马上站出来,同样要求责罚杨晞!

“父皇,杨晞擅权,竟然私自斩杀一军之监军于阵前,他这是不想让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朝廷所知,是藏着私心,还请父皇马上派人追查此事,不能有丝毫庇护之心,不然会让将士寒心的!”李亨怒视了一眼一边脸有惊色的杨国忠后,再道:“父皇,儿臣觉得应该马上停了杨晞的职,另委其他人领潼关军事,不然后患无穷啊!”

杨国忠想不到高力士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要求皇帝责罚自己的儿子,与他一向有隙的太子李亨也落井下石,只差说出杨晞有谋反之心了,心里一急,顾不上细想,马上站出来申辩道:“陛下,此事定有曲折,臣觉得应该将事查明后再作决断!”

说这话时候杨国忠一个劲地在责怪杨晞的鲁莽,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不可能不知道边令诚的重要性,因为他在杨晞出发的时候,可是再三叮嘱哪些人可以信任,边令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会帮杨晞很大忙的,却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竟然一刀将边令诚杀了。

杀了边令诚,杨国忠当然知道可以起到扬刀立成,收获军心的作用,他也并不担心皇帝因此而责罚,因为杨晞随首级而来的有一份奏折,上面肯定陈述了原因,他也相信儿子有私信带给他,详细说明为何会这样做。

但边令诚与他关系非常好,对他的帮助实在太大了,除去他一向忌惮的封常清和高仙芝,边令诚可是居功至伟,如此人物竟然被自己的儿子杀了,这让他如何去面对其他被他引为亲信的人?

但在此种时候,他是肯定会维护自己的儿子的。

听了杨国忠的话,李隆基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示意还想再站出来说话的太子李亨先不要言,拆开了杨晞随首级所送的奏折,看了起来。

看了之后,他脸上的神情放松了下来,但随即又有愤怒起来,最后用力拍了下桌案,把杨国忠及高力士及其他心里惴惴的大臣吓了一跳!

“边令诚竟然弃军队不管,想私自逃回长安,被迫回潼关后,还敢大言不惭地说准备回长安搬救兵,该杀!杀的好!”李隆基怒气冲冲的话把众臣再吓了一跳。

不过听了此话的许多人还是松了口气,心情复杂的杨国忠也放了大半的心。

边令诚死了就死了吧,以边令诚的死,换取潼关诸将的齐心,让他们听从杨晞的命令孰轻孰重杨国忠是能判断的出来的。可恶的李亨,竟然会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杨国忠心里充满了怨恨。

当下也马上上前,对李隆基奏道:“陛下,原来边令诚是怯战溃逃,置军队溃败于不管不顾,如此人物,定要杀之而后快!犬子杨晞如此处置虽然有欠妥当,需要斥责,但却壮了守卫潼关将士的士气,还望陛下看在杨晞击退叛军的进攻,取得了初战胜利的情况下,勿责罚,让他戴罪立功!”

韦见素、魏方进等杨国忠的亲信也马上站出来表态,表示支持杨晞的当机立断。

要是听任边令诚这样,不加以处罚,还继续让他以监军身份回到军中,那定会让军中士气大降,甚至瓦解。如今是危急时刻,对临阵脱逃,畏敌怯战者,一定要严加责罚,以敬效优。

高力士随后也站出来,表示他误会了杨晞。

表示杨晞这般做,只是因为边令诚的临阵脱逃才这样做的,处斩临阵脱逃者,并不是大罪。

杨国忠这才松了口气,马上知道原来高力士并不是针对他才这样说,而只是因为边令诚是宦官,与高力士一样,兔死狐悲的感觉才让高力士有此说法的。如果说在朝中杨国忠有顾忌的人,高力士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这个宦官太得李隆基信任了,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并不比他差多少。

即使是太子李亨,杨国忠并不是很忌惮,因为李亨并不得李隆基宠信,皇帝一直有改立太子的打算。高力士不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杨国忠当然松了口气,不过他对高力士的提防也进一步加深。

趁没有人站出来地表不同意见之际,杨国忠再次出列奏言:“陛下,如今潼关危急,非常时刻就要有非常手段,杨晞当众斩杀了边令诚,虽然定罪手法上有所欠缺,但也只是先斩后奏顺颠倒了而已,但也并太大的不妥,陛下已经答应了让杨晞全权处置潼关的军务,不过多干预,那他处斩临阵脱逃者更是合情合理,还请陛下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此时的杨国忠已经有了点傲气,没什么人站出来表示要追究杨晞的责任,他就在胆气在皇帝面前提这样的要求。

“唔,国忠你说的有理,边令诚怯敌畏战,临阵脱逃,确实是死罪,朕既然授以杨晞全权处置潼关军务的权力,那他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这事就这样吧,诸位爱卿就不要再追究了!”李隆基合上了杨晞所奏之折,示意众臣不要再讨论此事了。

当然他不追究,主要是边令诚逃跑的事惹恼了他,再加上杨晞又做的非常不错,他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责罚杨国忠这个儿子。何况潼关现在还处于危急状态,怎么可能再处罚统兵大将?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