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篡唐 > 第廿三章 懦懦窦奉节(上)

篡唐 第廿三章 懦懦窦奉节(上)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5: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颜师古怒气冲冲回到洛阳的郑家老宅。

“贤弟,你这是哪里回来?”

迎面遇到正准备出门的郑仁基。郑仁基看颜师古模样有些不正常,不免有些好奇。

要知道,颜师古出身名门,对举止言行非常注重,很少表露出喜怒哀乐之情,大多数的时候,他显得很正经,很严肃。而事实上呢,颜师古也的确是个很正经的人。

颜师古强颜一笑,朝着郑仁基一拱手。

“大兄,这是要出去啊。”

郑仁基笑道:“是啊,河间刘伯光刘骑尉正好路过洛阳,邀我前去玉鸡园饮酒……哦,他这里还留了一封名剌,请你一同前往。只是你刚才不在家,我代为收下了。怎样,贤弟和我一起赴约?听说刘伯光还请了不少洛阳名士,定然热闹。”

刘光伯,本名刘炫,河间景城人。

学《诗》于刘轨思,学《左传》于郭懋,问《礼》于熊安生,都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大儒。据说此人能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并举,被周武帝任用,拜殿内将军,旅骑尉。后因伪造《连山易》和《鲁史记》而被人举报,革职罢免。

之所以重又崛起,是因为在开皇二十年时,隋文帝试图废除国子、四门和州县学,只保留太学博士两人,学生二十七人。刘光伯听说之后,一日十八道奏折,拜托至交好友转交给隋文帝,劝阻隋文帝不要打消此念,因此而被天下学子称赞。

说起来,刘光伯的年纪比郑大士还大,是文坛的前辈。

颜师古在长安时,就表示过对刘光伯的称赞。所以郑仁基觉得,颜师古一定会欣然答应。

哪知,颜师古却全无兴趣。

“大兄,我身体不佳,就不去拜望了。

你见到光伯先生,还请代我道歉。将来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前往景城,登门求教。”

说完,颜师古回房去了。

他没有告诉郑仁基,他去找郑言庆的事情。因为仔细想想,感觉好像他有些吃亏了。本来他只是去问罪,顺便教导一番郑言庆。在私心里,颜师古觉着,郑言庆若是一个可造之才的话,他倒不介意向郑仁基提出请求,让言庆一同去听讲。

可没想到,没等他问罪,郑言庆就把话题给岔开了。

从怒气冲冲的过去兴师问罪,到最后却成了他和郑言庆打赌。传扬出去的话,对颜师古也是脸上无光。

郑仁基觉着奇怪,但也知道,世家子弟出身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怪脾气。而且,像颜师古这样的人,不喜欢别人追究他的事情。问的多了,反而会惹他不高兴。

所以,郑仁基没有询问,笑着和颜师古道别,出门而去。

颜师古气呼呼的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久久不能平息心情。他拿起摊在桌上的《汉书》,翻了两页之后,就放在了一旁。自从魏晋以来,名士多以研究《汉书》为主,对于其他的史料,其实并不是特别注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了解史料。

这时候还看什么《汉书》,那寒家子竟然要和我比论《三国》,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

颜师古起身,走到书架前,从上面翻出一卷陈寿所著的原本《三国》。

他在书案上摊开来,认认真真的看下去。

渐渐的,心静了……

颜师古却突然笑了起来,“这个小家伙,倒是颇有些意思。”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