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我在人间杀神仙 > 第七十三章 玄指问天求国运

我在人间杀神仙 第七十三章 玄指问天求国运

作者:言不说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4:3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那黑衣劲装女人来者不善,钟鸣望着她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赶紧去济世堂寻救兵,先救出大痴再说那女的。”

时间紧迫,钟鸣没功夫与这个来意不明的女人纠缠,他转头又催促老道。

却没想张道祯笑着摆摆手道:“不急,不急,方才贫道为那胖小子也卜了一卦,乃天运呈祥,时来运转之卦象。”

这话让钟鸣一愣:“什么意思?”

张道祯笑着解释:“也就是说,那小子此去不一定是险境,我并未算出他是大凶之相,应无性命之忧。”

与此同时,钟鸣恍然大悟,他方才太过焦急,还忘了老道擅长卜卦。

龙门山丹鼎派最善三事:炼丹、卜卦、布阵。

回过味来,钟鸣不喜反怒,指着张道祯怒喝道:“好你个牛鼻子老道,有本事藏着掖着,方才不说明白,现如今我腿都快跑断了,你才告诉我卦象凶吉。”

“钟居士,你这就有些血口喷人了,贫道我自打今日见到你就被你拉着满城的跑,若不是方才看那女居士来历不凡,顺手卜了一卦,我也没时间说呐!”

这事张道祯的确委屈,他又继续解释道:“再说这卦象并不是一成不变,我又擅长卜卦,只能算出那胖小子没性命之忧,其他我可不敢保证。”

又是让钟鸣纠结的一句话,折腾半天,现如今告诉他斐大成不会死,这人是救还是不救?

少见的心中杂乱,钟鸣没了主意,他嘟囔道:“这个大痴,我到底救不救他啊?”

“这就看钟居士你了,贫道只能算出他无性命之忧,也有可能是被当做什么练仙术的鼎炉,软禁起来也说不定。”

仙家道法门路各异,其中许些采食人神魂精气的邪法,便是用寻常人当作鼎炉,待养到可食之日,便吸干吞尽,如同养猪宰羊那般。

踌躇片刻,钟鸣犹豫道:“要不老道你再算一卦,看我们此去营救是吉是凶。”

张道祯摆摆手:“不行,方才我用的是日启算术,每日每事只有头一卦准,再算便是二次涉及那小胖子,不准的。”

卜卦之术博大精深,小算限制次数,大算更要损起卦者精元,总归是窥探天机之事,不可频繁使用。

就比如那龙门山最为出名的张洗砚,五百年前也是一代卜算大家,曾让龙门山因算术名震一时。

连前陈的开国高祖都去找他卜卦,还是亲自前往龙门山,御驾出宫求一卦。

当时张洗砚以闭关为名,躲了陈高祖二十九日,陈高祖也是有耐心,带兵围山,足足在山上等了一月。

张洗砚躲无可躲,不得已出关为陈高祖算国运。

问天高台搭了十丈高,张洗砚站于高台上,手掐剑指诀,直指苍天,大声质问:“今日我张洗砚以余生气运换一问,只问大陈国运如何!”

玄指问天,张洗砚一问震惊天下。

当即龙门山上起了狂风,据传言说,那日龙门山瀑布倒流,水柱冲天而起。

大风过后,高台塌了,张洗砚从高台上跌落,因狂风大作没人能救下他,当即张洗砚气绝身亡,身上道袍用血迹写道:大陈国运昌盛四百八十载,亡于天也。

这空前绝后的问天一卦,至今流传。

这一卦何其的准确,前陈第四百八十载,陈武帝姬晏继位,因为他的过于动用国力,导致前陈开始走下坡路。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便走向灭亡。

至于那句“亡于天也。”,让后世人不断猜测,每位前陈帝王继位,都特别重视天灾,每年拨发赈灾粮款的数量要占了国库收入很大一部分。

他们天真以为,亡于天就应该是天灾。

怕是连张洗砚都没有算到,这里天是:“天裂月余,仙宫降世。”

卜算一术,却是可窥天机,天机却也不是一成不变,也会随着人力,扭转气运的大事而转变。

所以张道祯从不赞成做事之前先卜卦,若是养成依赖性,哪怕是百中错一,也可能含恨而亡。

特别是自从天裂以后,天下气运已乱,张道祯的卜卦之术,许些大事都算不来,让他去算於菟的气运,他便算不准。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卜算一途上,此话依旧适用,实力高如於菟者,身系天道气运,已经不是普通的卜算之术可以算出来的。

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钟鸣的手中,张道祯侧耳聆听,静等钟鸣的下文。

钟鸣踌躇片刻,他皱眉看看城外黑衣女子所去的方向,又看了看城中济世堂的位置,犹豫不决。

半响过后,钟鸣才转身往城里走,他道:“大痴的性命重要,我们还是要去济世堂看一看,待到确认大痴性命无碍后再说。”

反正那女人也被钟鸣忽悠到隋云山脉里“逛街”,她那边不着急。

“也好。”

张道祯应下,两人便开始往济世堂里走,只是他们二人不再如刚才那般焦急,脚步缓慢很多。

济世堂距离断壁城墙并不远,属城南的位置。

街道旁,一家并不起眼的药铺,远远的便能闻到草药香气。

济世堂的牌匾经历过上百年的风霜雨雪,略显落魄,据钟鸣所知,济世堂在边陲存在已久,没有人具体知道它存在的时间。

背后是千年组织弑,济世堂年代久远也是情理之中。

边陲人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济世堂里的老医师,一直是那位,有人说,他年轻时便在堂中坐堂,这一坐便是几十年,许些年近花甲的老人,都吃过这位老医师开的药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